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属于意料之中


存款准备金率再次调高0.5个百分点

《财经》实习记者 李增新 《财经网》   [ 03-18 21:53 ]

考虑到一些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以及美联储再度降息、中国资本账户资金流入等因素,央行对加息或较慎重

  【《财经网》专稿/实习记者 李增新】中国人民银行3月18日晚宣布,自3月2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去年年初以来央行第12次上调准备金率,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这一调整为市场所预料。
  央行称此举是“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经过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到了15.5%。
  中信证券债券销售交易部执行总经理高占军对《财经》记者说,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属于意料之中。他认为,由于近期存量流动性释放较多,加之外汇占款大 幅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加快。虽经央行勉力操作,通过加大票据发行和债券回购的力度进行回笼,但因规模太大,需要搭配其他手段协同完成对冲。此次存款准 备金率上调,将对回收流动性起到作用,大概相当于货币回笼2000亿元。
  “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分析师均认为,预计管理层将采取较大幅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加快人民币升值,甚至小幅加息等手段,以抑制通胀压力。而最快的行动就在“两会”后。
  18日,在“两会”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目前经济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物价过快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隐藏的风险是经济可能出现的波动。他特别提到,在物价上涨较快时,对物价的预期比物价上涨本身更可怕。
  有经济分析师认为,温总理的讲话,表明政府已对通胀预期保持警觉。
  本月上旬,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同比上涨8.7%,环比提升1.6个百分点。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印证了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期间的讲话。他表示,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都有调整的空间。加息的空间也存在,但具体怎么加,什么时候加,需要权衡和对多种因素进行判断。
  高占军认为,上调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会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是结构性的。目前少数商业银行资金不是很充裕,影响较为直接;同时,更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意 味着较低的资金运用效率。整体看,去年年底以来,商业银行资金短缺的状况已经逐步得到缓解,此时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影响不会很大。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许小年则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宏观经济无太大作用,不能代替加息。他认为,央行近期是否加息,还要看经济运行和通胀的情况。
  许小年认为,若真想紧缩银根,抑制通胀,在不解除利率管制的前提下,加息几乎是惟一的有效工具。
  不过,高占军认为,目前虽然仍然存在加息空间,但是央行在决定加息之前,必然慎之又慎。近期的加息呼声日益高涨,主要是对于物价上涨的忧虑,以及控制 通胀预期。综合来看,近期出口、工业增加值和货币信贷增速已经有所放缓,并且,随着美国近期再次降息(普遍认为可能在75个基点以上)预期的增强,鉴于近 期中国资本项目账户有较大资金流入的迹象,有关方面在作出是否加息的决策时,一定会十分谨慎。■

《财经网》既往相关报道:
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50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