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副省长的“顺”说明什么


  担任江西省副省长、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谢茹才40岁,被网民冠以的“中国最年轻的美女副省长”。谈及她的人生经历,人们的感觉一个字:“顺”。

  要说她政治上的进步,说“顺”还真的不假,你看,大学毕业10年时间内完成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三次破格晋升职称,从1999年5月到现在,先是到景德镇市浮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两年后便升任为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六年后又直接升任为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这个成长过程的确算得上是一帆风顺。

  然而,在她这“顺”的后面的付出,未必是人人都关注到的。据报道,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的9年里,她科研成果颇丰,80余万字的科研成果,20多项各种等级的奖项,还有学术专著《新中国农地制度述略》,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获得了公认的好评。而这背后却是,即使在怀孕和休产假期间,她都没有停止阅读、写作和发表论文。走上景德镇市副市长岗位后,她分管全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10多个部门,紧张的工作之余她仍在孜孜不倦地攻读博士学位。为了考博,她曾在家里的储藏间闭门苦读度过五一和春节长假。她的秘书这样介绍她,讲话稿很少让秘书代笔,一般都是部门提供材料,研究后自己起草;每年省政协全体会议时,她的提案总要经过深入调研之后再形成。“她是个实干、敬业的领导,而且勤奋”,“她很好学,也很会学习”。

  很显然,她的“顺”是她聪明而勤奋、进取的结果。她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这么个道理:舍得付出才能有所收获,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她的成长经历还说明,她遇上了良好的用人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只要是人才,就必然适得其用,或者适得其“顺”。

  什么才是良好的用人环境?我想,良好的用人环境至少包括两个内容。其一,科学公平的用人机制。这些年来,正处于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江西,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制定了《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大力优化人才成长和创业的环境,加快构建科学的政策体系,加大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深化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积极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让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良好局面。其二,公正识才的领导。良好的用人制度是人制定的,又是人来执行的。任何时候,领导的心胸与用人的眼光,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才环境构成要素。人们说,人才难得,我说,伯乐更难得。首先伯乐得是难得人才,因为只有人才才能识才,没有熊庆来的眼光就没有华罗庚的后来,没有华罗庚的眼光也就没有陈景润顺利的哥德巴赫猜想。科学人才是这样,政治人才也是这样。其次,伯乐更得有用人的胸襟。当年林冲虽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可碰上高俅之流、白衣秀士王伦之流,又怎么样呢?不是被流放就是不被收容。所以,当人们给成功的人才献花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其背后更其可贵的伯乐!

  因此,我们要歌颂人才成才,我们更应该歌颂使人才得以成才的土壤。看今天,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已登台亮相,这些领导人,用一些网友的话说,都是才德出众的“老实人”,这是人心所向,是党的人才战略的胜利。就江西而言,作为江西人,我明显地感到,正在奋力实现中部崛起的江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渴求人才。省委书记苏荣说:“谁拥有了有知识的人才,才拥有未来。”对人才的殷殷之盼,实在是溢于言表。

  让我们大家为谢茹这样的人才能拥有这么好的用人环境衷心祝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