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斋记
孙才古
‘无’之存地,为‘无’斋。
‘无’者,以不见而名之,以存在而言之。‘水往低处流’,常所见者,流水,成之因者,高低之势、力之为也。以其不见而谓之‘无’。人之‘思’,人之‘内得’,不见之物,非不在也。以其不见亦谓之无。以此二者之‘无’汇,会而言之。
‘无’斋者,‘无’之存焉。万有为其象,变者为其动。‘无’之存,‘有’为之貌,‘新有’言其动。‘无’之动者,其速为‘有’之首,为‘有’之末;‘无’之存者,无限不能尽其意,兆毫亦存其音容。‘无’之动、‘无’之存者,‘平’者,言其因示其果,‘平’,‘无’动、存之法耳,貌循之。
‘无’斋,非一人或几人之所,非一时一世之所。‘万有’之‘无’斋与‘万有’恒在,无视时空;人之‘无’斋,与人恒在。人偕心取意可通‘无’斋。入得‘无’斋,取万一之得而复出者,制新有而趋善,世谓之贤;取万一之得不复出者,则困或惑非解之不脱;无心之人,穷生不可见之,而尽循之;入得‘无’斋,取其法复出而法人者,世谓之‘王’;取其法不复出而法己者为圣,圣者,居‘无’斋,尽‘无’为,其心不心、其意不意,而终无‘无’。是故,取‘乐从万道’则无忧,取忧则行‘风’平天下,天下之平,以‘无’平之,圣法人法己,恒天下矣!
不真不足言道,不知不足言道。
道者,世人冠之以玄,实谬也。道之亲,道之近,人须臾不离也。
下面:是一位朋友的解读(对与错,先不评论):
‘无’之存地,为‘无’斋。
‘无’居住的地方,就是‘无’的老家了。开章明义,解释你的“‘无’斋”是什么东西。
“无”,《道德经》中的“道”,就是土话中的大道理,世间万物演化的本源。“道”的基本特征是“空无”,就用“无”借指世界万物演化的规律,那么“‘无’斋”就是世间万物演化的根本规律了。
‘无’者以不见而名之,以存在而言之。
那些根本动力是看不见的,就给它起了个‘无’这么一个怪怪的名字;又因为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所以我们就要说一说了。
‘水往低处流’,常所见者,流水,成之因者,高低之势、力之为也。
‘水往低处流’,这是我们常常看到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地有高低之位,重力牵引所致。(‘势’也是大规律的一个特性,不好翻译)
以其不见而谓之‘无’。
由于它也是看不见的,所以把它也叫做‘无’。
人之‘思’,人之‘内得’,不见之物,非不在也。
人的思想,是人心理思考的结果,虽然看不到,但实际也是存在的呀!
以其不见亦谓之无。以此二者之‘无’汇,会而言之。
由于它也是看不见的,所以也把它也叫做‘无’。这两种东西在‘无’处交汇,这样就可以放在一起说说了。
‘无’斋者,‘无’之存焉。
万物演化的本源呀
万有为其象,变者为其动。
那万事万物就是它的表象,事物间的发展变化了就是因为它在运动。
‘无’之存,‘有’为之貌
这些原动力的存在,可以从宇宙万物上看出。
‘新有’言其动。
当有新的东西产生时,就说明是它在变动。
‘无’之动者,其速为‘有’之首,为‘有’之末;
变动的过程,表现在事物的新生上,变动的过程,表现在事物的消亡上,于是时间产生了呀!
‘无’之存者,无限不能尽其意,兆毫亦存其音容。
它是无所不在的,再大的事物也是由它来成就,再微细的东西也有它来演化。
‘无’之动、‘无’之存者,‘平’者,言其因示其果。
它的运动它的存在,是由于‘平’,有那样的趋势就要达到那样的结果。
‘平’,‘无’动、存之法耳,貌循之。
‘平’是世间万物演化的的宗法,看起来是这样的。
‘无’斋,非一人或几人之所,非一时一世之所。
这些根本规律不是只存在一人或者几个人那里,也不是只存在一时或者是一辈子。
‘万有’之‘无’斋与‘万有’恒在,无视时空;
万物演化的根本规律与万物共存,不受时空限制。
人之‘无’斋,与人恒在。
人们所能理解的根本规律,是与个人共存的。
人偕心取意可通‘无’斋。
人由心理思考可以领会世间万物演化的规律。
入得‘无’斋,取万一之得而复出者,制新有而趋善,世谓之贤;
领会了这些奥妙的道理,并拿出一点来作用与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的人,可以称为贤人;
取万一之得不复出者,则困或惑非解之不脱;
明白了一些道理,却只是在这里思来想去不作用于外,他就迷惑了;
无心之人,穷生不可见之,而尽循之;
那些没有思索过这些的人,一辈子也见不到它,可却能照此来做;(这就淳朴的表现了,就是很有学问的人还要大智若愚,最终才能反璞归真呢!)
入得‘无’斋,取其法复出而法人者,世谓之‘王’;
进入了大道的境界,且依此来治理世人,他就可成就王业。
取其法不复出而法己者为圣,
明白了这层道理,只是用来约束自己,是可成为圣人的,
圣者,居‘无’斋,尽‘无’为,其心不心、其意不意,而终无‘无’。
圣人,他明白了这些道理,却没有依此作用于外,这样心意就毫无结果,最终不能从他们的身上显现这些道理来。
是故,取‘乐从万道’则无忧,取忧则行‘风’平天下,天下之平,以‘无’平之,圣法人法己,恒天下矣!
这一句想会儿,没想太明白,还有点瞌睡,就不乱写了,请明示。
以上是我心血来潮,意气致使然。多有谬误,还望海涵!本意在于细读之,再思之,别无他念。见笑了,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