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的阳谋//中国船舶//全球农业危机//955


一、机构的阳谋//中国船舶

最近网上广泛传播着一个机构的阳谋。这个机构的阳谋说的是,在最乐观的情况下,至今已摸高95元的251仍处于向斜的底部区域,而背斜的颠峰海拔高度为564元。当然,这是一个看来匪夷所思的阳谋,远不是一般投资者想象所可及的。正是揣摩到一般投资者的心理和心思,笔者又想到中国船舶。150元左右时,有机构预测其目标价300元,后又有知名基金经理说300元的中国船舶并非是不可企及的。想到沉羽覆舟的古训,笔者虽然仅想否认支持这一结论的依据,但对600150到300元这个价位的结论倒不是很怀疑的。有了这个经历,所以今天,对251中期到达564元的颠峰笔者一样不会很怀疑。如果将来251已经到达251元的价位时,又出来一位知名基金经理说251值564元,那么251将到达564的颠峰至少应该是大概率事件罢?

二、全球农业危机或者说全球粮食危机

正在被广泛传播的全球粮食危机,从常识上看,是另一个著名的沉羽覆舟的故事(这样的著名故事除了历经多年的全球石油危机,还包括当前中国的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与无关紧要的600150值300元等)。由于朴实的袁隆平先生正在满怀信心地带领他的团队在田间试验亩产1500公斤的杂交稻,在已经搞出亩产1000公斤的杂交稻并已经不断推广的情况下,不管怎样讲这个粮食危机好像不好理解。但粮食危机的鼓吹者们提供了如下振振有辞的理由:第一,气候变迁导致恶劣天气或者说灾害天气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第二,新兴国家对粮食的旺盛需求;第三,化石能源价格的飙升导致能源需求对的粮食消费替代了用于满足裹腹的粮食需求;第四,农产品价格的长期低迷导致大量农田的长期荒芜;第五,耕地沙漠化的趋势不可遏制;第六,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耕地产出不可避免的下降;等等。

这些支持将导致粮食危机的依据今天来看都是不同程度存在的,所以无从批驳,当然批驳也不合时宜。如果考虑到近期诸多国家已经开始禁止国内粮食出口,且几乎所有的粮食品种价格都出现大幅上涨,我们不仅不应该批驳粮食危机的论点,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应该是很急迫的了。不过,在粮食危机的叫嚣呼啸而过的今天,至少在人口最多的中国,其大米和小麦等基本口粮的供应在当前和可见的未来都是充分的,当然这个充分是指基于我们实际需要的消费量而言。将这一现状和前景放到因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导致大量耕地荒芜的背景下来看,真正危机的不是农业的产出和供应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而是农业政策的问题。

想到长期以来盛行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补贴政策,我们对农业的有实质性的支持政策不过开始于近一两年,这样来说,粮食危机至少对中国来说仍然是个伪命题,不管危机论者其提出的理由如何充分。茶油是中国品质最好的食用油之一,但是,在国内食用油价格节节攀升的同时,南方广大的油茶产区的油茶树却在不时被莫名其妙地被焚毁,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地;笔者小时候在乡下可以看到的漂亮油菜花今天也不再容易看到,能看到的是更多闲着的土地;早年城市里的人曾经广被批评为韭麦不分,今天,城市里的人已经不可能受到这种批评了,因为乡下已经不种冬小麦了,田地荒芜着。虽然常识支持我们今天不认可粮食危机的出现,即使出现也不可能是长期的,那为什么当前粮食危机的呼声如此之高呢?看看000911的走势就清楚了。在全球食糖供应存在长期过剩而非不足的情况下,一场罕见的雪灾成了今天000911走势的导火索,从911的停牌自查说明了这是不能再平凡的投机的力量。我们可以再来看看铁矿石价格08年的再次飙涨。宝钢是国内钢铁企业的代表,但正如日本三井财阀无所不在:觊觎中国!这篇文章所言,宝钢从资本上来看虽然是中国企业,但从营运体系来看,它更是无所不在的三井财阀的成员企业。三井财阀们给了宝钢一个甜头,每年供应其数千万吨的低价铁矿石,在此背景下,或者说条件下,当新日铁等公司接受了高价铁矿石的情况下,作为国内钢铁企业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的谈判代表,宝钢即使有心将铁矿石的价格谈下来也是无力的。最终的结果是:新日铁们小赚了,宝钢相对国内企业多赚了,国内其他依赖进口铁矿石的企业小赚了,国内钢材用户采购成本大幅上升,三井们赚大了,即使其在新日铁的权益报酬不够高。对于非钢铁行业人士,这是阴谋,但对于钢铁行业来说,这难道不也是阳谋吗?

三、止不住脚步的955

当我们意识到上述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分析不仅仅是在孤立地谈机构的阳谋//中国船舶和全球农业危机时,更不是建议大家买入251时,当看官将上述分析看成是为955勾勒的宏观背景(粮食危机背景下价格持续上涨的复合肥)与已经进入的市场逻辑(蓄谋已久的或者不经意间具有完美条件的创造性投机)时,我们认为正在实施10万吨磷酸二氢钾项目的955能够轻易止住飙升的脚步么?

在955的微观层面上,955的股东大会通过了暂停核心业务项目投入并将该笔资金用于确保磷酸二氢钾项目的推进,在缺乏明确有力战略远景的公司中,任何公司的决策层作出这样的权宜决策都是可以充分理解的。但是,955的决策层近期所做的决策难道不正是在推动955以10万吨磷酸二氢钾项目和其多年积累的技术专利和诀窍为基础迈向其曾经否定的“钾肥之王”么?

如是的955如何止住上涨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