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南在线(2008年12月29日)报道:由中纪委、检察院联合查处,自11月底,包括海口地方税务局副局长兼稽查局局长王忠在内,海口地税局近20名科、处级干部相继被拘捕。现在,地税局的人是跑的跑,被抓的被抓。知情人士透露:地税局事发于当年海南处置积压房地产,可能由规划局窝案牵连而出。对于烂尾楼处置,政府出台了有关免税政策,但地税局对不少不符合免税条件的楼盘也提供了免税。
【评】:这事早就听说了,在圈内不算什么秘密,作为税务执业的专业人士,我曾与某地税务稽查局长进行过类似交流。某当地著名房地产企业被税务机关抽查,发现其帐簿的数字逻辑关系是对等的,基本上没有发现问题。当把其成本费用类的发票输入到税务机关内部的查询系统进行比对时,发现假发票数量巨大,约占成本的50%。房地产老板在局长“哥们”的陪伴下,私下与该稽查局长进行沟通时称:20%是给有关部门用来送礼的,还有30%是我挣的钱,要提走啊。后来经该老板多方疏通,该局长答应其回去换票,换回后再比对,结果换回的90%还是假的。局长问:你的假发票我没有处罚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不能把真得换回来吗?你这样做让我如何处理。老板答应再换,当换回的同时,局长的上级领导发话了,“差不多就行了”。于是该局长没有再去比对,只是抓住了一些小的问题进行补税罚款,假发票的事就不了了之。从上述该局长的处理手法来看,既要懂业务,还要看人脉,这样做即使出了事,也不是不大。这就应验了一句话----水太清则无鱼、混水才能摸到鱼。
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在面对税务稽查时,出现了如下怪圈——要么没有被抽到;要么抽到了,可以讲讲价,双方之间商量一个额度,再把它落实到某个项目上进行补税罚款。至于被查深查透的,那只属于个案。税务机关对房地产企业的检查如果只注重帐簿核算,不关注其它(如:发票比对),要么就是对房地产企业的核算确实不懂,要么就是想故意“放水”。
因此,相关机构对于房地产企业所谓的税收筹划基本上是虚伪的、掩耳盗铃式的。其实老板关心的问题只有两个:一是把送礼的钱如何想办法提出来;二是把赚到的钱如何安全的、巧妙的放到“兜里”。如果完全按照当今的财务制度和税法去执行,那只有“死路一条”。而那些用几百万去买厚厚的税务筹划方案,我只能说是“钱多人傻”。
因为房地产企业税收出现的问题,海南地税局被捕的官员,从客观的方面去评价,那就是,税务机关也是有涉税风险的。
本文系作者原创,请尊重原创,转帖请注明出自“郭伟税务www.guoweitax.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