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严寒,谁让民心暖起来


  江西省近日连续出台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返乡农民工安置、大学生就业等覆盖面广的民生政策,让普通百姓在经济遇冷的大环境下,感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温暖。(http://www.jx.xinhuanet.com/news/2008-12/02/content_15066560.htm

  江西省的这种温暖工程,用他们的话说,叫做雪中送炭。这种温暖工程,暖到了寒处,助到了关节点。难怪群众美滋滋地说:“这个冬天不觉得冷啦!”

  现在还是小雪,再有二十来天就进入数九寒天了,然而,世界经济却早已让人们领受到了寒凝大地、冰封雪冻的严酷。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GDP在保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后,去年以来连续5个季度出现回落。其中,出口订单指数持续回落,已跌至2005年7月以来最低值;国内订单指数较上季度下降3.7个百分点。在这种形势下,沿海企业特别是外向型出口企业出现严重的减业停业甚至倒闭现象,失业人数迅速增加。江西作为外出务工人员达680万人劳务输出大省,必然因此大大增加就业压力,目前提前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已达30万人。因为减业失业必然导致的消费能力大幅下降,群众生活压力必然相应增大。然而,就在这样的境况下,江西的贫困户却因为到位的安居工程,得以住上“一辈子都买不起”的新房子,江西的返乡农民工却因为党和政府的妥善引导安置,“回到家乡有事做”而喜不自胜,江西的大中专学校普通毕业生因为当地就业洽谈频度迅速增大,而对就业前景“充满期待”,不少一度发愁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充满自信地表示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有的甚至在失业后“从糠箩跳到米箩”,获得更好的就业。群众怎不因此欢欣庆幸,不感激党和政府?民心工程是我们党和政府一项常规工程,在今天这种复杂多变的特殊经济形势下,发挥好这种工程的特殊功能,雪中送炭,助民救民于困境,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和迫切。

  其实,民心工程的“雪中送炭”与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稳步发展,不仅不相掣肘,不相矛盾,而且在很大意义上是相一致,相促进的。其一,这种“雪中送炭”的民心工程,大得民心,必然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更加拥护、支持,从而更加有力地促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稳步发展;其二,这种民心工程的“雪中送炭”,不仅本身就是一种消费,而且也通过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必然恢复、提振和壮大群众的经济发展实力,提高群众的消费能力,这不正当前在外需严重萎缩的境况下扩大我们的内需所极为预期的么?

  三九严寒,谁让民心暖起来?当然是人民群众所依靠的党和政府。眼下正是岁末年终,各级党政又开始忙着送温暖了,送谁,送什么,怎么送,却是大有讲究的。这种温暖是雪中炭,是及时雨,而决不是锦上添花;同时,送鱼不如送网,送钱送物不如送发家致富的精神、钥匙和途径。一个人只有激活自己的造血功能,才能是充满活力的人;同样,当着一个人不是通过别人的施舍,而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发家致富——当然不排除别人的帮助,才更能产生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