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前 言
香港藉经济学家张五常以他英文的水平和美国经学派的级别,写出了《中国的经济制度》。他对中国的30年的改革开放的解释,不是我一个人认为,张教授引经论据全都赫赫有名,对中国的社会现象只在经济模式上罗列了一番,没讲到实质上。行家认为不过瘾,红卫兵认为是“洋奴哲学”。张五常不敢论政。正如他自己承认的“政治不是他的专长”。所以,他的书发行量不大。
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派德国科隆大学访问教授韩秀云,也写了一本中国经济的书,书名《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从政治热线上讲述了一些中国的经济热门话题,很受欢迎。中国热卖,在香港的销售也不错。
两本讲中国经济的书,市场反应为何差别如此之大?政治观点不同而使韩教授红遍中文书店。
韩教授的书名很贴切,“看不懂的”,既神秘又合符实际。给读者一种“揭秘”内部书藉的感觉。满足了中国读者,越不给看越要看的逆反文化习惯,热买了韩教授的连讨论一下的价值都没有的书。我前后翻看了不到十页,不再对它多瞥一眼。
张五常的《中国的经济制度》我反复看了两遍。是本含经量十足的书。可惜只有史实的价值,于实际操作无补。
两本书的内容告诉我们,一定会有另一本书问世,才能准确地“讲清楚”中国的经济制度。那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简称:《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一书热议了中国政治,“热过了头”而偏移了经济规律,韩教授就职于清华,不会不懂得新闻审查的标准。合符当今出版标准的学术书,一定内脏不全。书也就徒有虚名而已,为韩教授添加一点写作补贴。
《中国的经济制度》一书不议中国政治是不可能的。竟管张五常东遮西掩,也难隐峥嵘。中国上下不接受,改革派当然读后不过瘾,一定会另辟蹊径啦!
我是中国大时代的见证。又在西方商界经历三次金融风暴。写这本书应是最佳写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胆量缺点!小打小闹己遭封IP。系统写出,恐怕太猛而“喝酒不成失掉舌”!最近在社圈内竟大放光明,试着写出观点主轴供有识有胆之士参考。是为序。
一, 政治是生命线 经济是主要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枪杆子”打出来的主权国,从1949年成立,就处在不统一的两岸三地和“一球两制对立”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第一次全国会议起事,到北京建都,经历了30年的惨烈战争。可以说,有史以来没有一个政党经历过像中国共产党这样艰苦卓绝的历程,从没有一寸土地,没有一文经费,没有合法身份的“一穷二白”开始,凭一个“共同富裕”的坚强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使中国损失上亿人口才夺得了中原大地的主权。
不管起事时的承诺有多不切实际,守住江山才能妄谈社稷,从1921年至2008年,88年正好可以分为三个30年:夺权,固权,发展。主轴只能是“政治是生命线 经济是工作”。从这个思路梳理中国四代执政精英,才能看懂中国的制度。
第一代是军人政权。一切都是军事化的公有制。一切为军队服务,偏移这条主轴的人不是流放就被杀头。终于在文化大革命中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而把无产阶级专政推向了巅峰。中美解冻,中国加入联合国,据说都归功于这颗原子弹!
这30年,可以称之为“原子弹政治”。金正日正在仿效中国,越南走的是游击战的道路,古巴正在改邪归正,俄国顽性不改,委内瑞拉查韦斯紧步后尘,新加坡李光耀羡慕不已。目的一个,政权靠枪杆子巩固。
对不对都是过眼烟云,“既定方针”铸造成了中国制度中的长城。
韩教授说:“这一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的一次社会变革,中国人把握笔的手改来握刀,不得不扬弃中国的传统‘羊’文化,来适应全世界‘狼’文化的竟争和侵略。”(p218)
文中的“中国人”,只代表共产党。两岸三地和社会主义阵营之外的“第三世界”,并不是如此。康德的“永久和平”理念最终战胜了邪恶的军国政治。
康德说:“战争是野蛮的限制方式。人已经主宰了自然,不应当再由人来主宰人。每一个人的结局都应当由他自己来决定。”
世界近代史上只有希特勒的社会主义是“狼”文化,冷战结束也不是“原子弹的功劳,”,而是康德的“永久和平”的新认识!民主浪潮席卷全球,89风暴摧毁了社会主义的最后铁链!
张五常和韩秀云都没接触这一主轴,如何“看得懂”中国的制度?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第二代领导人的“政治突围”。突围不是投降(前苏联解体),工作可以转移重点,“四个坚持”不能放弃。只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体制永远不放弃!所以,中国特色,摸石头过河等等都是积聚国库财富,走“共同富裕”道路。精英政权产生精英政治,精英政治控制着市场经济,“各种经济体制并存”就是中国的经济制度。
核心精英向党内承诺:一切为固权所用。向商界群体承诺:发展是硬道理。向人民承诺:本世纪让中国进入人均1000美元的小康社会。
政治是生命线,经济是主要工作。而且是刚刚从政治上转移的工作!研究中国的制度,一定离不开政治。
韩教授说:“中国又走过了30年,在大大小小的国际军事冲突和地区冲突中,中国牢固树立了自己不可战胜的军事地位和政治地位。”这就是中国的生命线。将延续下去。在中共十一大至十七大,不断地修改的高于宪法的党章中,是不变的纲领!还是要注明的是,“中国”指中国共产党。
中国的“先进代表”制,巳经成了法定习惯。例如,党就是党总书记。国家就是国家主席加军委主席。中国就是党总书记,也就是人民。以此类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爱国主义等等都归在生命安全,国土完整,主权独立的概念之中。
不是脑筋急转弯,就会“看不懂”中国政治。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主义。寄希望私有制的消灭而“先进政党”成仙,党魁成上帝,公正地给人民“按需分配”!
私有制的不可消灭和人成不了仙的春梦破灭,在人类对和平的祈求中,形成了21世纪的民主浪潮。民主自由才是改变人类体制格局的“原子弹”。
中国被世界民主大潮卷入到大河中,在摸着石头徘徊。任何尊重事实的人都为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感慨万千。只有“爱国主义”愤世嫉俗。这就是中国特色。政治与经济的不调和。政治的承诺与经济的规律水火不相容。
《资本论》认为可以解放生产力而进入共同富裕。现在是《国富论》占了上风。“政治代表”管的国库银子增多了,坚持走“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实用主义道路。只要社会主义红旗不倒,任何生财之道都为我所用。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78年至2007年,中国从农村三自一包开始了分步走回旧社会的经济改革。政治上称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转弯抹角地承认,社会主义革命没有解放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否定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可以解放生产力的“精神转变物资”的革命煽情主义。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外的私人经济的洪水猛兽。底线是“四个坚持”。
”过热”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罪魁。1989至1992,1996至2002和2008年10月开始的三次经济危机。总结的托词五花八门,张五常只讲是策略错误。尤其是今年的危机,他怪罪于《新劳工法》和外汇管制政策。张五常是借题发挥,给改革开放将了一军。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第一天起就在旧的政治樊篱中企图突围。生产力发展一步,原有的政策退让一步。危机不断向旧政治进攻,开放才促进了改革。中国第四代领导在改革开放的信念上坚定不移,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最进步的政治。中国的经济离不开这个政治,西方不断与中国对话,就是看清了中国的政治的改革开放。
、西方比中国更自信他们的制度的威力。
冷战结束后,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转向论述政治如何搭救经济,这不是偶然的。“人类已经主宰了自然”却因为少数人为了争夺主宰人类的权力而制造危机。经济发展不是因为资本的运作而停滞,而是政治的权力干预而崩溃。
中国30年“公私”并存,使中国崛起,私制进一步,经济进一丈,公制进一步,经济危机爆发。中国必须坚持政冶第一,就是因为中国的政治阻力太大。全世界只要开放郡可,而中国必须首先改革。
改革就是政治。改革才能促进开放,所以21世纪是政治搭救经济!
中国面临着这一思想解放的大时代,13亿人口要在和平温和地政治改革中解放出来,人类将逃脱毁灭性的原子弹的灾难,解放一半人口的成本是最低的。
对社会主义的评价,不是本文敢批评的内客。我想讲的是,任何经济技术对中国的应用都没有困难,但中国特色的政治就危机四伏。因此,民主的深化才是中国的救市之方!
二, 为军队服务的经济 党指挥枪是斯大林的发明。党委政委指导员是部队的核心领导。中国沿袭斯大林的建军模式有过之而无不及,并延伸到地方行政的政权建设。这是社会主义的独有特色。马克思都没有想到。也是地地道道的洋货,查无一丝中国文化传统。中国的户藉居委会制才是正宗土产。这种中西结合的社会政权结构,创造了地球上一个最完美统一的新中国。 温家宝2008年11月在美国讲学时提到,中美两国的制度都有问题。正是本书想要讨论的。 明代魏忠贤虽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 结成死党,但不归属皇帝直辖,属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民党的特务机构类。这些机构是暗藏的,只有上报权没有指挥权。中国军队和政府的党委制凌驾一切,这种组织建军建政结构,注定了中国不可能完成民主制度的西化转换。这牵涉太敏感的政治话题。党校公布的资料中尚无人涉及,且按下不表。但,中国问题的研究离不开这一精英政治结构图。请大家牢记这个基论,才能看懂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马克思恩克斯在辩证唯物历史书藉中明确指出,人类按生产资料(工具)所有权归属而分成不同的阶级。凭生产资料和资本不劳而获的阶级是剥削阶级。对于“劳动”这个概念,西方自由派学者历来有更科学更全面的解释。本文不再重复。一百年的社会主义政权的实践证明,在资本和契约权的“剥削”之外,还存在一个更大的政治权力剥削。军人政权的剥削。 人类社会从产生起,就有公私之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作了精辟分析。他指出,原始社会是没有公私之分的。男人持有猎具,女人持有农具。大家必须付出劳动,才能生存。剥削因落后无剩余物资而不成立。 军事才能的创造力少为学者注意。从动物时代到今天,武装暴力始终是人类社会最大的收获和付出。 类人猿是先发明石块树杆攻击同类,掠夺食物和异性,然后才运用于狩猎。 金属青铜首先被用于制造刀枪杀人,然后才用于刀耕火种。 牛马首先被用于战争奔袭,然后才用于代替人力务农和食用。 火药首先被用于制造枪弹炮弹,然后才用于开山平路和采矿。 原子能首先用于广岛杀人,然后才用于发电和宇宙。 国家每年的预算首先考虑国防开支和武器研制,然后才考虑生产建设! 军队首先用于侵略,然后才用于保家卫国! 中国的体制改革,不首先把军队从政党手中释放出来,成为国家的独立机构。中国的经济就只能为军国主义服务! (这一章是可以展开详述的。它牵涉太广泛的领域。待有机会独立成章时再写。此次点到为止。) 三, 天人交战的中国经济 在世界上有份量的经济大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公有制大国。G8中没有,“金砖四国”中只有中国。主权中国之中有两岸三地和散居在全球的八千万华侨经济形成一个14亿人口的“一国两制”华人经济。从这个从来就“割不开,分不断”的华人经济体来看,90%的富裕人口生活在私有制社会中,13亿穷人生活在公有制中。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是在公有制中加进了私有制成分而出现了富人。私有成分加一分,富人多一寸。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执政党走改革开放的信念坚定不一的原因。 富与贫的概念,简单明确。私人拥有财富的多少是富贪的标准。在中国就用“共同富裕”替代了传统的贫富标准。 中国特色是将《资本论》的人类的共同富裕理想罩上了中国儒学的外衣。这种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共同富裕”的经济理论,道德伦理含量大于经济规则。这也就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对西方自然科学技术全盘接受,对经济理论规律的接轨,矛盾重重的原因。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际是中小民营私人企业解决了全国80%的就业人口。 张五常痛心地大叫:“还差一步就成功了!可惜犯了错。” 韩秀云踩着刹车地说:“为什么今天有了这么多钱,还有人不幸福?这是因为自己的感觉不幸福。欲望太高了。” 张五常在向中国推销西方经济规律时一头撞到了公有制的铁壁上。 韩秀云靠在公有制的钱柜上哼起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渔歌唱晚”。 《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一部私有制的经济理论著作。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是一本道德与经济交战的书。 用中国儒学去纠正《资本论》,就是用一个错误去纠正另一个错误。仍然不可能实现中国“共同富裕”的梦想。 要富裕只有不断地创造财富才能满足人类的不断繁衍的生命需求。生命不息,欲望不止。真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 韩秀云说:“应该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学生说:“老师,等我们有了钱,将来赚了大钱,我们也一定做慈善事业。” 她说:“你们现在就可以做,每人都可以捐出一份爱心,不在钱多钱少。” 韩教授写经济学写成了一本传教的圣经,却正是当今的“政治经济学”。也叫“道德经济学”或叫“天人交战学”。 人性未氓的学生知道救市要钱,所以说“等我们有了钱再救世”。转念一想,家境贫富不均,而且私有制正在普及,老爸的财权遗交也不一定能到手,更重要的是“借花献佛”的不平衡。于是加上一句“将来赚了大钱,我们也一定做慈善事业。” 一语道出了人类的经济学真谛!人类传播的财产只有一条:生存竟争的本领。也就是赚钱的能力。 韩秀云写了一部误人子弟的“天人交战”的《看不懂的中国经济》。 为什么这种书能在中国出版,而张五常及西方大量经典不能发行呢?中国的公有制与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 为什么中国要抱着公有制死不放弃呢?中国军人政权并不想“共同富裕”。过去用枪杆子打家劫舍,现在用军权剥削,是最有效益最方便的独占社会财富的方法。30年相当于西方的100年,全世界并不惊讶。西方十八世纪的海盗行径早有辉煌年代,但遭到了人类的唾弃!中国重操西方旧业,能走得多远? 2万亿美元的外汇存底,世界第一富国。只是“国富民穷”!平均至13亿人口,每人多少?中国还是一个穷人国家。它的致富目的不是共同富裕。让民间竟争致富还是垄断财源聚财于国库,就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根本区别。 英国的亚当,斯密在1776年写出了《国富论》。精辟地写出了公与私的优劣。他认为人类利己的动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推动一切经济行为。 德国的马克思在1867年写出了《资本论》。也精辟地写出了公与私的优劣。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由一批精英代替之。马克思留下了一个精英团队的道德问题悬而未决! 中国就是在这个道德难关上用中国特色去包装改造,产生了百年的“天人交战”的政治经济学,如果有“学”的话。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是应世的典型作品。它的好处是如实的真诚的写出了“30年目睹中国之怪现象”。 只有结合读张五常的《中国的经济制度》,才能看出中国“天人交战”,“公私交战”,“道德与经济交战”,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 也能理解中国主流经济学派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全部齐刷刷地大谈“道德经”。因为他们在“社会主义大道上”也被公有制的铜墙铁壁撞得老眼昏花。 更不难理解郎咸平之流的“政治民兵”愈战愈勇,热血沸腾,赤膊上阵专攻经济! 两岸三地和海外华侨一亿华人,生活在私有制的社会中全部进入了小康,13亿中国人还在摸着石头改革开放。中国将走向何方?还要辩论寻找吗?中国还值得去创造新的理论吗?真有的话,就是一本血泪写成的批判纠偏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逝去是时间,留下的是人类不朽的规律。人人心中都迴荡着“等我们赚多了钱”才去普渡众生,让那些用军权霸占私人财富的“道学家”向隅而泣吧! 人类“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骑马挎刀的武夫,斩不断滚滚长江东逝水! 四, 国营为主的中国经济 共和国的成长史就是国营经济的奋斗史。两岸三地的斗争史,就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搏斗史。从1867年《资本论》出版之日起,在人类的政治舞台上上演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博弈。历经了一百余年,至今没有结束。 在海外,这个命题在原苏联的解体得到了彻底解决。武装对峙的冷战结束了。世界得到了一个和平喘息的机遇。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用坦克车维护了公有制,走上了多种经济兼容的混合体。 改革开放,实质上就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交战,只不过是用了“招商引资”,逐步向外资退让市场的“街战巷战”的顽抗之法。 “中同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国营为主的经济体制。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街堡使中国经济的列车挂不起稳步前进的快速档。 1949年起,公私合营改造资本主义经济,加快了社会主义革命步伐。农村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从小集体到国营公社,城市从合作社到联社到大集体转国营,完成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之时,就是中国经济崩溃之日。不用去理论分析,只要把两岸三地的经济发展图片共一室列出,谁应汗颜? 邓小平在80年代一句痛心疾首的吼声:“发展就是硬道理。”这“硬邦邦”的道理不就是香港的私有制? 公有制与私有制之争仍然是本世纪“一球两制”的长期斗争的课题。目的是解决“共同富裕”的难题。 私有制也有潮涨潮落,晴雨交错。不是体制问题,是人才问题。例如拉丁美洲的33个发展中国家,除古巴之外,都是私有制体制,为什么巴西智利阿根廷要比其余国家富裕呢?这个现像恰恰证明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人才素质不平衡。 中国古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私有制只是提供了一个让人才自由发展的天地,人才的造就是富裕的唯一资源。美国可以造就比尔,盖茨,巴菲特,索罗斯,台湾可以造就王永庆,郭台铭,香港可以造就李嘉诚,私有制造就世界前十名首富,但还有180个国家在富饶的自然资源地域中贫穷受苦,危机重重,差距就是人才的培养方法问题。 中国教育德育为主,势必“学而优则仕”。仕途塞车则一定提倡雷锋仙人。雷锋给民众只能送去情意,送不去富裕,情长意短的国度如何脱贫致富? 拉丁美洲绪国的意识形态,仍然是民主私有制下的社会主义。也就是庇隆主义的所谓“第三条道路”。(我将在另文中详述) 中国80年代“持红旗,讲发展”就是公有制为主的市场经济。也就是开放外资入境让一部分制造业实行“外资私有制”。 《国富论》系统的经济理论,在外资企业占领的阵地大放异彩,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辉煌,中国官办喉舌把这些国外的旧奖状,贴在公有制的脸上。经院派“幼稚少年”还写文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的确是发展,不过是重蹈了西方十八世纪的旧路:劳动力和大资本的密集投入,建立了一个世界“跳蚤市场”集散地! 中国毕竟给了私有制一个合法地位!中国必然要实行“一国两制”,境内公私兼容,港台资本大举”北阀”,不共存共荣,中国公有制连“最后的晚餐”的残羹也捞不到。 中国因开放而改革,世界因宽容而和平共处。私有制因不可战胜而改变中国。民主因“一国两制”而光复中原大地! 可变因素就是战争!所以,21世纪人类“牢记历史,不延续仇恨”是政治的主旋律! 中共胡锦涛元旦献辞提出“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 中国特色从历史长河来讲是儒学,从现代来讲是“社会主义和儒教混合”。《论语》两千年历经孟子和朱熹承继发展,也没有改变中国的军事农业制度。“十月一声炮响”,30年不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主的两岸三地。变君主制为“公有制”。“君与公”的名称改变,经济制度没变,仍然是财富的中央集中,实行的是军事农业制度。 “五四运动”的结果,正如毛泽东对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半殖民性”而发育不全。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直都在发展壮大。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是在血与火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的资本主义是在逃与泪中发展壮大的。冷战结束,“一国两制和一球两制”使风云聚会,中国才开始了真正的制度转变:中央集财逐步削减,私有制在经济领域壮大,必将进入政治主席台。 中国的时代英雄是刘胡兰和李玉和,香港台湾的时代英雄是李嘉诚和王永庆。中国耕种的精神粮食饿死了农民,港台的经济发展走向了小康。于是中国“酒干尚卖无?”开始了改革开放。港台开始第二次“北阀”。谁是胜利者? 中国是军事的胜利者,港台是经济的胜利者。中国一旦放下屠刀,还剩什么呢?中国千言万语的歌功颂德,除了一本中文新版《堂,吉柯德》外,就是《儒林外史》和《60年目睹官场之怪现象》。 “牢记历史,不延续仇恨。”是一次划时代的政治革命。与以往的中国文化运劫一样,“实事求是”就成了思想白刃战的阵地。谁的历史?如果只准记录讲述传播灌输一个人一个政党的历史,不延续仇恨就是一句空话。从部队中进入各公务机构的闲杂愤青,会再次形成“全民红卫兵”。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治理论德教,对“共同富裕”的歪曲,不正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简言之,人均1000美元的小康社会和今天的人均200美元,在贫富差距上没有区别。因为实际生活中,人均收入和个人理财的结果天差地别,在“共同富裕”的彩旗下的仇商文化中的德教,永远填不平懒汉的欲壑。 这就是中国的政治特色。表现在经济上的特色为政治陷井重重。 1.货币的流动性陷阱。 2008年美国的“金融海啸”被认为是一场经济灾难,也是人类一次经济制度的全球较量。全球的共识证明了人类的睿智尚存。当然,更说明了“政治对立”消除才能共同一致的重要性。对人类和地球一家人的思考,21世纪才开始成为世界主流,使中国赤裸裸地与各国相形相比。 美国举债消费,中国存款不消费。美国“金融海啸”缺钱负债,中国“失业海啸”工厂倒闭。美国企业缺钱次贷,中国企业滞销不贷。 “由于政策的时滞和货币供应内生性在经济下行环境下加强,货币需求仍然较弱,中国经济有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危险。据银河证券测算,2009年过剩流动性约为4.3万亿元。“(2008。12。30《南方都市报》) 那一种制度解放生产力,还不一目了然吗?保罗,克鲁格曼在今年诺贝尔经济奖的领奖台上建议美国继续大举债投资,中国十万火急投资4万亿人民币(7000亿美元)“拉动内需”,美国是顽固到底,中国是陷阱勒马。 中国特色救不了经济! “两种制度都有问题。”中国是制度问题,技术改进于事无补;美国是技术问题,不必革命。性质不同,不能同日而语! 2.中国房地产业是政商角斗场 中国房地产业是中国最热门的菜市场。涨价降价都有人骂。原因是历史产权混乱造成的。中国房地产业就是中国多种经济混合的产物。请看一组中国房产名称: A使用权房是指由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的住宅,政府以规定的租金标准出租给居民的公有住房。 B 私房也称私有住宅,它是由个人或家庭购买、建造的住宅。 C,公房也称公有住房,国有住宅。它是指由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产权(拥有权、占有权、处分权、收益权)归国家所有。目前居民租用的公有住房,按房改政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售公有住房,一类是不可售公有住房。上述两类房均为使用权房。 D,集资房是改变住房建设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制度,实行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建造的房屋。 E,廉租房是在即将出台的国家房改方案中首次提出了“廉租房”这一概念,类似于香港的“廉租屋”。我国的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入者。廉租房的来源主要是腾退的旧公房。 F,经济适用房是指以微利价出售给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商品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 G,商品房原是指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经批准用于市场出售而建造的房屋称为商品房。 H,安居房是指为实施国家“安居工程”而建造的住房。 J 平价房是指以成本加上3%的管理费作为销售价格向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住宅 K 微利房是指房地产开发商修建的用于公开向社会让利出售获取微利的普通商品房。 目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普通内销商品房、建成后用于市场出售出租的房屋,包括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商品房可分为内资内销商品房、外资内销商品房、高标准内销商品房、外销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凡是自建、参建、委托建造,又是自用的住宅或其他建筑物不属于商品房范围。侨汇房、经济适用住房,职工已购公有住房、动迁房、职工住宅和其他划拨土地上的住房交易,统一归并为内销商品住房交易,销售对象为中国境内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和改革开放后赴境外的中国公民。
五,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
房地产价格有讨论的必要吗?土地国有和政府定价还不一清二楚?银行贷款流进房地产业,无人购买也要涨到GDP冲破天。国家控制的房产市场,不为赚钱只为赚名声官衔。有人对房地产业刨地剥皮扣出各种费用后,认为还有三成利润,在中国微利商业环境中,是利润最高的行业。各省市县手上只有国有土地资源,没有资本和技术,不用土地招商合股,还有别的本钱吗?房地产价涨的唯一好处是可以抵押“骗钱”。
用国家的土地堆上材料图纸批建权,贷出国家的钱,再入股市捣鼓,钱经过左洗西洗,白花花地进入官商保险柜。
中国房地产是最貥赃的洗钱场,权力剥削的商业。这也是艺人名星及官商太子党瓜分国家财产的钱道。1986年如果在广东东莞分到100亩农地,1990年转手就可以赚5000%的暴利。如果拿到北京王府井的开发权,转手可获5亿。如果拿到上海浦东一万亩农地,转手可获10亿。投建的人要有资金,拿土地权的人要有权。
2008年中国颁布了《土地流转法》,情况会好些。但法的诠释权在官府手上,一切市场规则仍然不起作用。房地产业仍然脱不开中国特色,凭权竟争,分台面和暗箱两层成本计算,房产只用于抵押贷款,移作金融投机。使中国的经济热得发泡膨胀官衔。
我可以写出一本《20年目睹中国房地产开发之怪现象》,写不出中国的经济制度的创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分产到户的经济,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业。
我要讲的是,中国毕竟和平地走过来了。这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变革,其理论不值得总结!但显明了一条必由之路,就是开放。让私有制北阀,最终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