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次了,醒后,尤其在午睡醒来,通常是从无梦的睡眠中醒来,就在那乍醒的状态,我的心中有一种难言的悲哀在涌动,这种悲哀也激起我内心的那种渴望,我想回去。你看那繁花皆已落尽,而此时的我啊,行囊亦已倾空。但是不知家在何方,我陷入了迷途之中。
这与我在《写作,就是回家》一文中所描述的发生在我童年时代的迷路有相似之处,但似乎更加稳固有力,它多次反复撞击着我的心,再三出现,让我时生不再依恋此世的强烈愿望。
斯瓦米•辨喜曾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众神之王因陀罗有一次变成了一头猪,在泥沼里打滚。他有妻子,还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很开心。当时有些神看到他这样,就过来对他说:“你是众神之王,所有的神都归你掌管。你为什么要呆在这里?”但因陀罗说:“没什么,我在这里很好,我并不在乎天堂,因为我有这头母猪和这些小猪。”
为什么特别是在乍醒之初,那渴望的感觉如此强烈呢?而在日间,它便被淡化稀释甚而至于隐匿无踪呢?据吠檀多哲学解释云,人只有在无梦的睡眠中离阿特曼最近,第一层物质的外壳已经消失;而因为处于无梦之境,第二层略微精细的精神世界的原料也不构成障碍。只有最后的因果层在延续着我们的我慢。所以,阿特曼所放射出来的喜悦平静之微光会传递一些过来,并且在我们醒来之后仍然会短暂居留。
但这因果层是最牢固的一层,是阻隔着阿特曼的我慢之墙,人显然也不能寄望于借睡眠来粉碎它,达至极境。而重享这最后的喜悦,唯有通过心意的艰苦训练才能达成,这过程或长或短,因人而异,但显然不可缺少。
圣者卡比尔说:
“我听说水中的鱼儿口渴时,我笑了
实在就寓于你的体内,而你却不停地在森林中游荡
直到你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你才会发觉整个世界毫无意义。”
但这一迢远之路何其不易,众神之王犹然如此,何况凡胎庸者,日夜相待,长路漫漫,正如泰戈尔所云: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曲调,需要最复杂的练习。
旅人叩过每个陌生人的门,才找到自己的家,人只有在外面四处漂泊,才能到达内心最深的殿堂。”
而一个人在人世漂泊日久,究竟要到何时才能幡然醒悟久处异地的荒唐和糊涂呢?
这与我在《写作,就是回家》一文中所描述的发生在我童年时代的迷路有相似之处,但似乎更加稳固有力,它多次反复撞击着我的心,再三出现,让我时生不再依恋此世的强烈愿望。
斯瓦米•辨喜曾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众神之王因陀罗有一次变成了一头猪,在泥沼里打滚。他有妻子,还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很开心。当时有些神看到他这样,就过来对他说:“你是众神之王,所有的神都归你掌管。你为什么要呆在这里?”但因陀罗说:“没什么,我在这里很好,我并不在乎天堂,因为我有这头母猪和这些小猪。”
为什么特别是在乍醒之初,那渴望的感觉如此强烈呢?而在日间,它便被淡化稀释甚而至于隐匿无踪呢?据吠檀多哲学解释云,人只有在无梦的睡眠中离阿特曼最近,第一层物质的外壳已经消失;而因为处于无梦之境,第二层略微精细的精神世界的原料也不构成障碍。只有最后的因果层在延续着我们的我慢。所以,阿特曼所放射出来的喜悦平静之微光会传递一些过来,并且在我们醒来之后仍然会短暂居留。
但这因果层是最牢固的一层,是阻隔着阿特曼的我慢之墙,人显然也不能寄望于借睡眠来粉碎它,达至极境。而重享这最后的喜悦,唯有通过心意的艰苦训练才能达成,这过程或长或短,因人而异,但显然不可缺少。
圣者卡比尔说:
“我听说水中的鱼儿口渴时,我笑了
实在就寓于你的体内,而你却不停地在森林中游荡
直到你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你才会发觉整个世界毫无意义。”
但这一迢远之路何其不易,众神之王犹然如此,何况凡胎庸者,日夜相待,长路漫漫,正如泰戈尔所云: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曲调,需要最复杂的练习。
旅人叩过每个陌生人的门,才找到自己的家,人只有在外面四处漂泊,才能到达内心最深的殿堂。”
而一个人在人世漂泊日久,究竟要到何时才能幡然醒悟久处异地的荒唐和糊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