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才从北京回来,2008年的圣诞节我和三位同事是在北京度过的。25日上午教育部对我局的中考招生管理系统通过了科技鉴定。鉴定是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十楼会议室举行的,中科院倪光南院士、北京师范大学董奇副校长、国家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静、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招考中心主任周宝英委托代表等参加了鉴定会。副主任周静同志、中科院倪光南院士、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副总督学随后参加了新闻发布会,首都20多家新闻媒体出席,会上,周静副主任致词,倪光南院士宣读了科技成果鉴定书,郭振有副会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我市网上实时录取招考管理系统是针对中考工作改革于2007年初开始组织研发的,通过2007年的试运行及2008年的成功运用,充分证明了这项科技成果的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该系统遵循教育部教育质量监测的相关标准要求,遵循教育部信息化管理标准,在贵阳市多年积累的中考招生经验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命题数据、电子阅卷和监控、实时录取、阳光招生三大平台,实现了考试信息发布、招考数据采集、题库命题管理、考务管理、网络阅卷、网上报名、网上录取、录取信息发布、后期质量分析等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信息化流程。这一系统的实施,充分保证了中考命题及阅卷的科学规范(2008年贵阳市中考阅卷实现了“零差错”),充分保证了中考招生录取过程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享受 这一改革成果的贵阳市中考考生及家长普遍反映: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上报名及录取方式,使学生及家长可以在任何一台能上网的电脑“量体裁衣”地自由选报或改报学校,报名后的排序情况、录取情况一目了然,完全透明,非常公正。这种录取方式使托人情、走后门毫无可能。鉴定会上七位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在全国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鉴定会上专家们认为,这项科技成果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成功试验了教育领域“产、学、研、管”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科研模式,更重要的是这项科技成果的形成,充分反映了贵阳市教育系统在科学发展观引导下,为促进教育公平,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开拓精神、无畏精神。倪光南院士、董奇博士、郭振有副总督学万分感慨地认为:建立网上招生录取招考管理系统,能破除人情网、关系网 ,公开招生录取的全过程,才能确保中考招生工作的公开,贵阳市的教育同仁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出了成功的实验,其勇气值得称赞,其成果值得在全国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