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对艾滋病患者最大的关爱就是正常对待


专家:对艾滋病患者最大的关爱就是正常对待
 
坦承患艾滋被撵出医院

  编者按

  今年12月1日是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与去年相同,仍为“领导”,意在突出领导者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宣传口号为:“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日前,记者走进省红十字会支持并组建的艾滋病感染者组织——“真爱家园”,和项目的负责人以及众多艾滋病患者坐在一起,进行了一次长谈。

  因患艾滋病被撵出医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艾滋病患者在治疗感冒、外伤或其他非艾滋病引发的伤病过程中,都曾有被医生或医院拒收的遭遇,这让艾滋病患者特别伤心。

  “我们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拒绝对病人其他疾病进行治疗,可我在一家医院治疗重感冒时,竟被医生抬出了医院。”小军今年刚刚20岁,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时,他最初并没有恐惧感,可当他被医生赶出医院时,他才知道得病后的自己是那么让人厌恶。

  得病后的小军身体十分虚弱,总是爱感冒,一次他到医院看病,医生告诉他病情十分严重必须住院,于是他住进了病房。住院后的第三天,医生找到小军,问他是否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小军告诉医生,他感染了艾滋病。医生狠狠地数落了他一顿,说他没有道德,得了这种病还要到医院住院,同时要求他马上出院。“我当时病得很重,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小军苦笑着说,医院竟停止了对小军的治疗,最后小军躺在担架上、插着氧气袋被抬了出去。

  从那以后,小军再也不告诉别人自己是一名艾滋病患者了,“太可怕了,我受不了他们像刀子一样的眼神。”

  担心暴露后亲朋受歧视

  每到过年,总有一些感染者怕连累家人,不敢回家和亲人团圆,独自在异地继续漂泊。

  已经年过花甲的老李就是这样一位艾滋病患者,如今的他已经当了爷爷。如果不是艾滋病,他完全可以和其他老人一样,尽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可现实却无情地改变了一切。

  老李是在一次住院治疗中被查出染上了艾滋病。作为一位长者,他最担心的是自己的病情一旦暴露,会让已经成家的晚辈日子不好过,甚至被周围的人孤立。

  老李说,隐瞒自己的病情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当疾控人员去调查时,我支开了所有的人,最后因为要接受药物治疗必须有家属同意,我才迫不得已告诉了老伴。”一晃三年过去了,至今,对于老李的病情,依然只有相濡以沫的老伴知道。

  越是这样,老李的内心越痛苦。“有时,小孙女向我扑过来,让我抱……我连摸她都不敢,虽然知道这样不会传染,可还是很担心,生怕有一点意外!”老李的语气里有着无限的痛心和无奈。发病三年了,他至今也没弄明白自己究竟是怎样感染了此病。

  现在,老李已经不去探寻发病的原因了,只惦记着如何让孩子们不知道此事,直到自己把秘密带进棺材。“我不怕死,就怕周围人知道了我的病,影响孩子们,让他们的日子不好过。”

  正常对待就是最大的关爱

  看着这些艾滋病患者,感触最深的要数“真爱家园”的“创始人”、省红十字会朱晓平处长了。

  “其实艾滋病患者很可怜,不管他们为什么得病,但结局总是很悲惨的。”朱晓平说,目前,在我省浮出水面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有七百多人,但隐匿在人群中的可能要超过这个数字。他们承担着巨大的精神与心理压力,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朋友,更没有钱治病,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人。

  朱晓平说:“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特别脆弱,更多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人们的怜悯和施舍,而是正常平等的对待。”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作者: 记者 侯文琰 编辑: 杨慧 08-12-01 

专家建议:艾滋病防治工作应启动“问责制”
2008年12月01日 08:29: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11月30日,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专程来到河南省上蔡县,进村入户,亲切看望、慰问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致孤儿童,就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调查研究。 这是11月30日晚上,温家宝总理来到河南省上蔡县邵店乡新和家园,看望在这里生活的艾滋病致孤儿童。(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针对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防治艾滋病认识不足、公众无法及时了解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的实效等问题,云南一些专家呼吁艾滋病防治工作应启动“问责制”。

    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局长徐和平说,云南省政府每年都要与州(市)分管卫生工作的领导签订责任目标,并进行检查考核。今年10月,由云

南省公安厅、省政府研究室等成员单位组成的检查组对昆明、楚雄等10个州(市)的防治艾滋病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显示,大所数州(市)都已超额完成任务,但部分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对防治艾滋病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专业队伍的数量、质量难以满足防治需求,经费及各类资源的投入与整合有待加强。

    “近10年来,国家对艾滋病的流行高度重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相继出台,成立了若干专门的防治机构,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加,但公众关心的是,这些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使用的效果如何?由它们所支持或转化为艾滋病预防控制与关怀的政策、策略、技术和方法是否合理、可行、有效?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什么?导致的主要问题或错误应该受到怎样的追究?”昆明医学院健康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方菁说,过去资助机构了解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资源使用的效果、影响资源使用的因素等,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监测与评估。但监测和评估多用于项目,对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用得不多,作用有限,涉及的机构多半局限于资助方和项目执行组织,最多有外部聘请的顾问参与,公众对效果毫不知情,资助方和项目执行组织也没有义务让其他组织和公众了解其工作情况,因此公众对项目的进展和效果了解甚少。此外,由于监测和评估采用的方法和指标往往局限于技术层面,所以很难去发现因技术因素导致的资源使用不当或无效,而问责制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韩跃红也认为,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决定了公益事业仍然要由政府主导,需要有强制性的问责制。

    比如《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中,要求工商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的作用,协调动员农民工集中的私营企业会员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每个农民工发放一份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但根据目前私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主的素质,这种号召和倡导没有强制约束力,很难奏效。

    韩跃红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应该突出工商行政部门在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仅工商行政部门要出台措施对企业实行问责,同时上级部门也应该对工商行政部门实行问责。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保证艾滋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记者 张文凌)

新闻链接  
 

    让社会充满阳光——温总理再赴河南上蔡亲切看望艾滋病患者和致孤儿童

    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30日再次专程来到河南省上蔡县,进村入户,亲切看望、慰问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致孤儿童,就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全文

    “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你们”——温家宝总理看望阜阳艾滋病孤儿和患者纪实

    29日下午4时许,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杨庄村口,因艾滋病父母双亡的黄金红、黄新梅、黄新雷三姐弟一看到刚刚下车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立刻围了上去。胸前戴着红丝带的温总理伸开双臂,笑容满面地拥着孩子们说:“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你们。”

    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温家宝专程来到安徽省阜阳市,深入村庄,亲切看望艾滋病患者、孤儿和基层医护人员,了解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 >>>全文

    本网特稿:中国采取多种措施 履行承诺遏制艾滋病

     今年12月1日是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口号为“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全文

 

 

    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救助受艾滋病影响儿童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郝阳7日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救助安置政策国际研讨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救助包括艾滋孤儿在内的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 >>>全文

[背景资料]世界艾滋病日

国务院颁布《艾滋病防治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通知》

艾滋病患者吐露心声:想像普通人一样不被歧视 
2008年12月01日 08:17:41  来源:东北新闻网 

    11月30日,在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前夕,沈阳市和平区红十字会举办与艾滋病患者的联谊活动。当天上午,记者走近部分艾滋病患者,与他们面对面,倾听他们的心声。

    “想像普通人一样不被歧视”

    在和平区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引见下,当记
者主动一一上前与这些艾滋病患者握手问好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住在和平区的张某是现场最爱说话的一个人,他的精神状态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自2005年被传染上艾滋病病毒后,他不仅没被病魔击倒,而且还与几个病友一同成立了“沈阳爱心缘”民间组织,经常探访与自己同病相怜的病友,鼓励他们要乐观生活。

    “得病三年来,我个人虽然很乐观,但也遇到很多让我感觉不公平的事情,感觉艾滋病患者在很多方面都被歧视。”张某介绍,自己今年曾经得过一次严重的湿疹病,在沈阳市某家医院救治时,医院以张某有艾滋病为由不愿意救治,几经努力未果后,张某无奈最后只能到北京救治。张某说,自己去医院看病时,认为告知对方自己患有艾滋病是一种责任,但没想到正是自己的这种责任心却吓跑了医生。在新的一年里,希望艾滋病人也可以和普通人一样,不被社会歧视。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