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初,蒙翟玉忠先生寄赠此部书的书稿,读后大为惊异。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读者,大概会感到时光倒流,似在重温“评法批儒”。当然,书中的资料和观点远较“评法批儒”丰富,还附上了批评当代西学的立场,时代感非常强,与流行思潮明显针锋相对,大约属于“否定之否定”一类。
欣逢中华百家争鸣的盛世,玉忠成就了一家之言。他梳理“中华原生文明”,发掘和弘扬法家的治国理念和方略,如重耕战,社会功勋制,全民监督,常平仓,依法行政,简令谨诛,赏罚当符而重其轻者,独特的外交观,还有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世界观。他试图描绘一幅“儒化”之前中华“大黄金时代”的图景,而且毫不掩饰其“托古”的意图是宣扬当代的“新法家”。无论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思想开放的读者必然能获得重要的启示。读过此书,我们至少能同意:欲复兴中华悠久的文明,应当仔细审视诸子百家,而不仅是尊孔读经复兴繁盛了几乎两千年的儒家思想。正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在“儒化”的中国,传统法家思想依然绵延不绝。比较西学的法律主义(legalism)传统,中国的传统法家要复杂得多,是一整套政治哲学理念和社会管理原则。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相互影响,激烈竞争,强弱的兴衰交替乃是转瞬间的事情,堪比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的传统法家是富国强兵之道,新时代的法家思想是富强之源。中国“新法家”必是对中国传统法家的扬弃,也应是拥有未来的思想。
读此书,不禁想到八十年代中期的《河殇》,一部以赞美西方“海洋文明”贬低中华“黄土文明”为核心思想的电视片。那电视片轰动全国,解说词也是一时洛阳纸贵,引发了中国知识界的大讨论。此后,西学崇拜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主流。然而,迄今不过二十余年,竟是时过境迁,恍如隔世了。没有中华文明深厚的底蕴,这部书的写作和出版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中华崛起,国人正在恢复自信和自尊的大环境,这部书的写作与出版也是不可想象的。
读此书是个享受。玉忠不仅观点鲜明,立论极富挑战性,而且行文流畅、通俗。这部书会引发我国大众读者的关注,也应引起我国思想界的关注。
读此书,笔者能理解玉忠对儒家的严厉批评和对西方政治、社会、经济学主流思想成就的贬抑。玉忠的论点虽有极端之嫌,却属于思想变迁中的“矫枉过正”,也是青年思想者的必然。他书中反映的情绪,是对一种强势思潮的反弹。这种反弹在我们的时代背景中不难谅解。相反的思想,在大学课堂、新闻报刊、杂志书籍、乃至电视和互联网上,也绝不是含蓄中庸的。笔者本想吁请玉忠在书里增加对下述两个问题的论述:一、为什么儒学能在中华思想界居主导地位两千年?二、倘无最近百年的西学东渐,中国可能有今天的崛起?提这样的问题,无非是指望玉忠能“全面”些,“中庸”些。但转念再想,这要求不仅苛刻,而且是庙堂中已近暮年之人方有的苛刻,或曰“成熟”。正如在西方的通例,中国不仅需要严谨、学富五车、研究领域细致入微的庙堂学者,而且需要不拘一格的思想者,需要思想战线上的斗士。在西方社会里对社会思潮影响最大的书,往往不是居庙堂之高的教授们所著,而是出于无名草莽之手。另外,一种新思潮起初多以比较极端的面目出现。非如此,难有战斗力。缺少战斗力,也就缺少生命力。
此书资料丰富,线索清晰,立论鲜明,质量并不亚于许多高居庙堂的教授专家的著述。而且,玉忠殷殷可见的赤子之心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曾邀北大比较政治专业的博士生们阅读此书手稿,学生们读过之后众口称奇,皆曰颇受启发。玉忠出身世代农民家庭,生于1973年,师范毕业后任教于河北唐山的乡村中学,未受过任何庙堂的专业训练,更非任何领域的专家教授。他于2001年来京漂流自学,赖撰文为生,生活清贫。他的训练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里自修完成,他良好的英文功底也是自修出身。他的独特思想是在苦读和“社会大学”中形成的,当然也是玉忠向京城的学术先进虚心求教的结果。其实,直到不久以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刻苦用功,自学成才”还曾是我国相当普遍的现象。今居庙堂之高者,不乏七十年代自学成才之士。我国今已普及大学教育,草莽之中却还能屡出这样的人才,真令人振奋。“是英雄不问出身”乃是我国的骄傲,延续着我国“功勋制”源远流长的伟大传统。倘玉忠今后能持之以恒,刻苦如昔,当能为推动“新法家”运动做出更显著的贡献。
潘维
2008-4-17,北京大学
,附:
基本信息:
书 名: 《道法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
作 者: 翟玉忠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 978-7-80211-725-9
定 价: 38.00元
编辑寄语:
本书突破了长期以来中外学界将中华文化等同于儒家文明的思维框架,为我们勾勒出了"以道家为内术,以法家为外术"的中华原生文明画卷。
作者怀着一颗"为往圣继绝学"的赤子之心,重建了中国古典哲学以及建立在中国古典哲学基础上的政治经济体系——让我们一览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复兴的崭新地平线。
推荐语:
A,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本书丰富了人们对中华原文明的认识, 而从古老的中华文明中吸取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也可以帮助我们早日实现民族复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B
寻根探幽发掘文明要义,正本清源弘扬国粹精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所副所长 房宁
C
玉忠的这本书,用力甚深,见解独特,堪称杰作,有助于读者从中得到关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尊严。
——《人民日报》评论部评论员 林治波
D,
大作试图揭示道法两家在中华文明当中的悠久历史和发展演变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这是很少有人专门这样思考的,具有一定新意。特别是以道为内,以法为外的结构模式,是符合中华文化实际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儒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韩星
E,
本书是对中国文明从古代到现代历程的全面回顾,包括历史,哲学和古典经济理论诸方面。除了娴熟的叙事,还向读者了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复兴的新天地。作者熟读中华文明原典,有着广阔非凡的知识视野——这是一本值得关注的著作!
——加拿大职业投资家,《美国与中国——二十一世纪的中美政治经济关系》一书的作者Ben Mah
F,
中国文化得以复兴的标志,就是国人开始会应用中国哲学方法去思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了,翟玉忠先生为此开了个好头!但愿他能再接再厉,更加深入、坚持不懈地完成挖掘这个宝藏,并加以现代社会的内涵,创立出以中国哲学方法为指导的中国式的政治经济学。
——北京羲黄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哲学方法》一书作者吕嘉戈
目录:
引言:中华文明复兴的现实基础
1.二十世纪中华文明原典和中国学术的再发现
2.西方学术走向东方之路
3.痛定思变:二十世纪西化改革的失败
第一部分:再回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
第一章:伏羲啊,伏羲
1.黄土高原上的道/法文明之光
2.道/法原文明的发展期
参考阅读:中国的蒙娜丽莎——大地湾女神
第二章:大黄金时代
1.什么力量将中国推进了大黄金时代
2.秦二世而亡,谁之过
3.为 "汉家制度"正名
参考阅读:睡虎地秦墓竹简
第三章:西方文明走下神坛
1.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反封建反专制之国
2. 是西方文明走下神坛的时候了
参考阅读:华夏族生生不息的缩影——6000年渔洋村
第二部分:中国中世纪
第四章:一而百,百而一
1. 中华文明的裂变与演化
2. "非法婚配"造就思想怪胎
3. 法家反对儒家人治
4. 儒家执政理念何时了
参考阅读:汉代公正的法治社会
第五章:儒效?儒效?
1. 两千年来中国人是如何被洗脑的
2. 儒家给中华文明究竟带来了什么
参考阅读:中国曾是一个性方面相当开放的社会
第六章:微微龙脉
1. 中国的钢铁脊梁
2. "欧洲孔子"魁奈与"新加坡法家"李光耀
参考阅读:遂公盨与大禹治水
第三部分:中华文明的复兴
第七章:中国古典哲学基础
1.还我中国哲学
2.中国古典哲学三个核心范畴
参考阅读:西周青铜法典
第八章: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基础
1. 西方古典经济学的衰落与中国古典经济理论的复兴
2. 中国古典经济理论三原则
3. 早熟的中国古典经济理论
参考阅读: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商品本位货币计划
第九章:中国古典政治理论基础
1.道生法、法生德
2.社会功勋制和全民监督体系
3.外事武而义和血与土地的统一
参考阅读:《美国法典》标题5第2301部B节规定的九条功绩制原则
第十章:论全球大争时代
1.信息时代真实的全球化
2.全球大争时代中华文明面对的战略环境
3.全球大争时代保卫中华文明——行工战
参考阅读:八千年前,吹笛的人是谁
附录一:中华原文明谱系
附录二:中华文明发展路线图
附录三:中华原文明的"四经五书"
附录四:新三字经
跋:(新法家网站英文版主编Sherwin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