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陆寿筠

在中西两个社会里生活、体验;
在中西两种文化间比较、融会;
在形上、形下间穿梭、疏通;
在悖谬、壅塞处探求、突破。

执而不着——中国道家的人生态度



 “执而不着”这一说法,最早是14年前笔者学佛、学道过程中,在一篇博文中提出的是对道家人生态度的概括。这种人生态度的另一种表述就是南怀瑾先生所提倡的“以出世的胸襟,办入世的事业”。

   人生在世,有所追求,一般来说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一些有益于社会、但不能轻易达成的追求,则需要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我们通常就用“执着”二字来描述。我们可以说某人执着于某种追求、某种理想、某种事业,等等。只要这种追求、理想、事业对于社会是有益的,本身是正义的、崇高的,无论其...

Read more

只有非宗教的道信仰才是哲学的终极


 

最近读到五年前刊于环球时报的一篇短文,它不超过千字,但提到的重大概念和命题却近二十个之多。如果作者能将这些重大概念和重大命题及其间的逻辑关系阐述清楚,达到自洽圆融,令人信服,那么该文将是一篇佳作。但实际结果不是这样,全文不但没有将标题所示的主题思想说清楚,而且文内有些命题是有问题的,会引起思想的混乱。要说明的是,这位作者写过不少很好的文章,该文不能代表其思想和写作的全部。笔者写此评论的目的只是就事论事,澄清思想,总结教训,别无它意。

短文的主题是没有人文精神主导的科学技术会成为具有破坏性的力量。文中提到的重大概念和命题有:

“人类社会的发展&rdqu...

Read more

“动态平衡” 中的 “阶级斗争” -- 三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要么是“阶级斗争为纲”,要么是或明或暗的“阶级斗争熄灭”论,这种在两个极端之间的大幅摇摆,都会造成社会的失序和混乱。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主张接驳到中国传统阴阳平衡的大框架中,即“动态平衡中的阶级斗争”,才能引导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本文纲要

、为什么重提“阶级斗争”

二、“精神无产”和“物质无产”—“内圣外王”

三、“无为”&ldquo...

Read more

立体视野中的儒家“以德治国”论


本文提要

    立体思维是指将不同规模的社会现象置于不同思维层次上加以考察和思考。其必要性是由道家的天道观首先推导出人的意识结构和意识结果的局限性、层次递进性,再进一步推导出来的。与之相对的是线性思维,就是将微观层次上感性直观的观察结果,直线式地延申套用于对超越直观规模上宏观事物的判断和处置。立体思维为理性思辨所必须,但线性思维的缺陷可以被模糊思维所掩盖,虽然模糊思维自有其长处。

   孔子的“以德治国”论将道德礼制与法律政令、教育与强制(刑罚、武力)相对立,其实他所要维护的封建宗法等级礼制也是以...

Read more

从中西社会演化模式比较看中国和世界的前途


 

从中西社会演化模式比较看中国和世界的前途
从陈申申《中西方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一文说开去
 
引言
 
陈申申先生发挥了梁漱溟、钱穆等国学大师的研究成果所写的《中西方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一文 [1],从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与西方社会的团体结构的对照中,引伸出关于中西政治文化差别的许多深刻认知,对于认识和推进当前中国的政治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在教条主义盛行的年代,对宏观社会的问题只能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去分析,认为这是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rdqu...

Read more

是不是“烂文”,让实践来检验 -- 答马门列夫


马门列夫在乌有之乡网站张贴的博文《鼓吹中间道路的一篇烂文》(简称《烂文》)指的是笔者的《喜读项观奇“半社会主义论”》一文。《烂文》通篇除了谩骂,就是玩弄概念游戏。正如跟帖者欣红斉所一针见血地指出的:“楼主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充斥了“鼓吹”、“烂文”、“吹捧” 。。。 “可笑的胡说八道”、“屙了松快、一堆屎”等字眼”,以及“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

谩骂不是战斗,所以不值得理睬。

&l...

Read more

喜读项观奇“半社会主义论”


  笔者并不专精于政治学,也没深究过马克思主义,这方面的文章更是接触不多。但作为一名行外读者,对项观奇先生最近的这篇大作确是感到兴奋至极。
  

  首先,项文将反右与防“左”这两项看似对立的任务,如此融会贯通(不是“既要这样、又要那样”的机械“结合”、硬凑“全面”)、并且结合历史和现实实际如此周到、透彻地在同一篇文章中、同一个标题下、同时说清了。笔者对于近六十年来中国现实政治中的“左”右表现虽然也深有切肤之痛,平时思考问题也很注重不同方面、尤其是看似对立方面...

Read more

大慈善家盖茨为什么不管管微软在中国的血汗工厂?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唐湘报道据美国西北有线新闻(NorthWest Cable News)网站2月12日报道,美国全国劳工委员会(National Labor Committee)曝光了微软在中国的一家“血汗工厂”。报道描述了中国年轻工人在这家工厂的“痛苦”工作环境:他们被“锁”在工厂里,每周工作七天,星期天不允许到外面散步,如果想出去就会被扣除两天半的工资。

  美国劳工委员会曝光的这家工厂位于中国广东东莞,该工厂为微软、戴尔和惠普等美国电脑公司生产键盘和其它零部件。该委员会说,这里的工人在“令人...

Read more

赵大可:西方民主之病


转载者按:此文摆事实,讲道理。破迷雾,警人心。是一篇非常及时的好文章,值得推荐。希望网友们大力传扬。

选举,选举

加拿大2008年联邦选举与美国2008年总统选举几乎同时了局。加拿大联邦选举犹如一出即兴的幕间短剧,而美国总统选举犹如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汇演,也有加拿大的评论称之为“大吹大擂的广告宣传”。〔1〕加拿大2008年联邦选举,从保守党政府突然出招自我倒阁到反对党仓促应战,到全加选举结束,历时五周,耗费纳税人3亿加元。美国2008年总统选举,党派竞选机器全国上下巡回拉票,媒体炒作趋于饱和,历时两年,耗资53亿美元。

世界上很少有人留意加拿大的...

Read more

真相:达赖与纳粹、"奥姆真理教"的交情(组图)


  美国主流媒体善于封锁新闻。许多不利于美国战略利益的新闻,都被美国各大精英报纸严密封锁,特别是关于台独、藏独的坏消息。

  诸如: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启蒙恩师暨长期密友、奥地利人哈勒的铁杆纳粹党人身份,达赖喇嘛亲兄参与谋杀不丹国王凶案,日本“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与达赖喇嘛的密切关系,说明美国新闻界的“政治挂帅”原则。

  1997年5月28日德国《明星》周刊文章《沾有纳粹污点的“英雄”》,披露了达赖的原“老师”奥地利人海因里希·哈勒的档案材料,证明哈勒原来是一名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