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挣扎在山水与官场之间
丁启阵
他出身簪缨世家,他生活奢侈阔绰,他天资聪颖过人,他诗歌创作独步当时流芳百世,他游山玩水排场宏大古今罕见,他仕途坎坷蹭蹬直至丢掉性命。他,就是晋宋之间著名的诗人谢灵运。
矛盾人生
谢灵运其人其诗,可以用前人所说的“得罪于当时,得名于后世”(转引自黄节《谢康乐诗注》《登池上楼》下引“吴伯其曰”)十个字加以概括。
纵观中国文学史,我们可以看到,成就卓著的作家,在他们生前,往往是充满矛盾、处境尴尬、历尽坎坷的。晋宋之际的谢灵运,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他以山水为主要题材的诗歌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钟嵘《诗品》把他评为“上品”,认为他兴高才多,风格繁富。指出他的作品具有“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的优点,称赞他的作品犹如“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沙尘”,品质高洁。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人,也都对他仰慕有加。李白诗歌推崇的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来源于前人对谢灵运诗歌品格的评语;杜甫羡慕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歌才华,希望自己能写出他们那样的作品,他说,“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韩愈在列数前代诗歌成就时,有这样两句:“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荐士》);白居易赞美友人诗写得好,是“动笔诗传鲍谢风”(《寄李蕲州》)。
但是,谢灵运的仕途遭遇却乏善可陈,完全可以用矛盾、尴尬、坎坷、悲情等词语去描述。
毛泽东阅读清人沈德潜编辑的《古诗源》,在谢灵运名篇《登池上楼》这首诗的旁边,写下了如下一番的批语:
此人一辈子矛盾着。想做大官而不能,“进德智所拙”也。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这个矛盾之中。晚节造反,矛盾达于极点。“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是造反的檄文。(《毛泽东文史古籍批语集》)
谢灵运在行藏出处上的表现,的确如毛氏所言,一生都充满了矛盾。
也许正是这种矛盾,才使他对山水情有独钟,才造就了诗人谢灵运。白居易对此有很好的阐述,“……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读谢灵运诗》)
公子哥
论出身,论家境,论做派,谢灵运(385—433)都是十足的公子哥。
他的家族,是晋朝最著名的两大家族“王谢”之一的谢氏。曾祖叔是一代名相谢安,祖父是淝水之战中创造了以少胜多(东晋8.5万对前秦87万)奇迹因而挽救了东晋朝廷的战役主将、车骑将军谢玄。他的父亲谢瑍智力不高,史书有“生而不慧”的记载,官也只做到秘书郎,就早早地死了。但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谢灵运的公子哥地位,他可以说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有研究者认为,他可能七岁就继承了祖父谢玄的爵位,“康乐公”。谢灵运出生之后,因为聪明伶俐,得到了谢安、谢玄和堂叔谢混等人的宠爱。谢安在病榻上为他取“灵运”之名,希望这个阴历八月中旬明月将满之时出生的男孩能给谢氏家族带来好运;谢玄曾对亲友说:“我只生了瑍那样的儿子,瑍却生了灵运这样的儿子!”对这个孙子的喜爱,溢于言表。
康乐公是一等爵位,三千户食邑,也就是说,三千户农家为他家耕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超级大地主。到谢灵运的时候,谢氏家族已经在江浙一带扎下了深厚的根基,他们生活在今天浙江的绍兴、吴兴和江苏的南京(宅院所在,就是著名的乌衣巷)等地,每一支都拥有大量的田产、宅院,僮仆成千上百。谢灵运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今天浙江绍兴上虞)的一处别墅中,母亲刘氏。谢灵运这一支,因为祖父的余荫,家业丰厚,奴仆用人不计其数,门生食客也有好几百。用《红楼梦》里的“烈火喷油,鲜花着锦”两句话来形容谢灵运家的生活,大约不能算是夸张。
这样的一位公子哥,他的生活自然是极尽奢华的。车子、服饰都十分考究,即史书所说的“车服鲜丽”。每次出门,都有很多人伺候他,前呼后拥的。就是上下车子,也得好几个人紧随左右。当时京城有民谣专门描述他的乘车情形:“四人挈衣裙,三人捉坐席。”若是他出门去游山玩水,就更加兴师动众了。因为,谢灵运不习惯走古道旧径,他喜欢另辟蹊径,他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一次他带领好几百人,从家乡始宁南山出发,一路上伐木开径,一直开到了临海县。当时的临海太守王琇听到手下报告,开始时以为是强盗山贼,相当害怕。后来弄清楚是谢灵运,这才放了心。见到王琇之后,谢灵运邀请王琇跟他一起,继续前进,王琇不肯。谢灵运就做诗嘲讽他,其中有“邦君难地险,旅客易山行”。意思是,你这个当地官僚害怕山岭险峻,我这个旅游者却把翻山越岭看作寻常之事,如履平地。在绍兴老家,谢灵运也曾有过多次这样的事情,每次都惊动了地方官员。
谢灵运的公子哥习性,不限於年轻时代,终其一生,他都没有丝毫的改变。谢灵运实在不是一个安静、消停的人,史书说他“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做他家的仆人,看来一点也不轻松。
有意思的是,谢灵运不是一般地追求奢侈豪华,他喜欢对这些奢华的东西进行改造。《宋书》本传记载,身上穿的衣服,日常用的器物,谢灵运总是要改变一下式样。结果是,每一种经过他改造的款式一出来,“世共宗之”。也就是说,立即成为全国最流行的款式,大家都纷纷模仿。可见,谢灵运是一位领导时尚潮流的人物,他奢华得有品味,有创意。倘若生活在今天,谢灵运很可能也是国际知名的时尚设计师,成就不见得会在范思哲之下。
谢灵运穿戴的具体样子,由于没有画像流存下来,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有两处记载,可资以管中窥豹。《世说新语·言语》上有一条说,“谢灵运好戴曲柄笠”,还有多种史书上记载的木屐,也就是李白、白居易等人所说的“谢公屐”。“脚穿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众所周知的名句。曲柄笠,可能是一种大翻檐的斗笠,帽檐呈曲折状。或许,就是今天牛仔帽的滥觞。谢公屐,史书有清楚的说明,就是一种前后都可以安装锯齿形状活动鞋跟的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自然,喜欢自出新意进行设计的谢灵运,他不会总是“头戴曲柄笠,脚著谢公屐”的一副样子,他一定会有各种不同的配搭,随着季节、场合、用途的不同,他也会设计出各种不同风格的服装服饰,以及其他装备。
用今天的话说,谢灵运是一位时尚达人。时尚达人不但要有创新的理念、能力和财力,还得有洒脱的人生观。这一点,谢灵运也完全合格,他很懂得及时行乐。有诗为证,“鄙哉愚人,戚戚怀瘼;善哉达士,滔滔处乐。”(《善哉行》)在他看来,整日忧愁的人是愚蠢浅陋的人,达人雅士应该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保持快乐心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喜欢游山玩水、追求时尚生活的谢灵运,绝不是一个胸无点墨的纨绔子弟。恰恰相反,他从小就爱读书学习,而且成绩出众。史书上说,“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从他日后的诗文成就看,这些话是可信的。
流连在山水之间
谢灵运死后一千五百多年的今天,伴随他一生的是非恩怨,他仕途的顺逆成败,对于我们来说,都不复重要。我们最为关心的是他作为一个杰出诗人的山水情怀与艺术成就。
晋宋易代之际,人们的思想、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就是著名文论家刘勰所说的,“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以及沈德潜所说的“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魏晋名士的玄言诗风,开始被宋齐兴起的山水审美所代替。毫无疑问,谢灵运就是这一变革大潮的弄潮儿,他是那个时代山水诗写得最好的人。
五代李瀚《蒙求》等文献记载了一个故事,谢灵运曾经说,“天下才共有一石,子建(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这话不可谓不狂傲。但是,从他在山水诗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看,他说出这样的话也无可厚非。
谢灵运对于山水的感情,非一般人所能比拟。他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愿望:“将穷山海迹,永绝赏心晤”(《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这个愿望不是一句空话,不太长的一生中,他所到过的江浙一带山水胜景是非常多的。这一点,只要浏览一下他现存诗歌题目中所含的地名,便可以窥见一斑。谢灵运保留至今的诗歌只是他生前全部作品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已经散佚无存。
2008-9-21
已刊于《百家讲坛》杂志2008年第12期(国学版),博客篇幅限制,作了较大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