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施工,安全就有保障?


  今天起,杭州地铁各工点施工人员将在培训的基础上,陆续进行安全知识考试,90分以上者才能获得“合格证”,才有资格配证上岗。(2008年11月23日《新京报》)

      杭州“11·15”地铁工地重大塌陷事故原因分析中,有外地施工人员对杭州地质情况不熟悉,并且施工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技术培训很有必要,安全考试作为一种考核手段也似乎很合理,但这样真能达到施工安全这一效果吗?笔者以为不然。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拿高考来说,考上大学的不见得就比没考上大学的更有成就,同样,没考上大学的也不见得比考上大学的更不能创造社会财富。这原因就是有的人擅长学习考试,而有的人则不然,但步入社会,这一考也完全定不了他们的终生。

      施工人员考试也一样,有些人擅长于在实践中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但一考就懵,有些人则擅长于理论性考试却拙于处理实际问题,还有一些擅长作弊通过考试的笔者就不说了。但目的只有一个,做好比天还大的安全工作。而这样的考试不仅把那部分重实干不擅考试的人筛走了,也把那些只通过考试却实践能力差的人留下了。可见,施工人员安全考试是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的。

      另外,如果施工人员为了通过考试,而一心躲在工棚里看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谁又能保证他所施的工能有安全保障?还有,不是很多人用“高分低能”“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形容当下一些“高材生”吗?即使施工人员考了100分,当上了“状元”,但是他们不能把安全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或者应付完考试就把安全知识抛到了九霄云外,那这些考试不就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

      真正应该重视的恐怕不是考试,因为很多施工人员并非不具备安全知识,也不是没有安全技能,更具有安全意识。但是,他们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捞油水”,而不惜牺牲工程安全,大肆偷工减料,搞出闹人命的豆腐渣工程。当然,也有一些施工人员有苦衷:上级主管不愿为工程安全拨付款项,在这种情况下,“状元”施工人员也只有干着急啊!

      安全保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投入很高的工程,除了具备安全知识这个基本前提外,施工中的责任感更为重要。上至主管,下至普通工匠,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做好财务透明公开,把他们对安全的投入和落实置于公众监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