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OFF


       公司组织架构更改后,部门进行了精简。接着就是第二步,裁员20%,各个部门按照比例刚性均摊。收到这个消息后,头疼了,自己部门里人员已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够精简的了。怎么裁?再说了,部门里的人,个个都尽心尽责,替我分担了不少琐事。客观的说,即使谈不上先进,从工作绩效来说,也绝不在被裁的范围内。担心的是,个别岗位的工作偏重于服务性,岗位的不可替代性的确是弱了些。要载,或会是从这些岗位裁起。我已经做好准备力扛,否则,部门工作怎么开展。

       接着消息称,行政部的清洁组全部裁员,公司卫生由各部门分区负责。上海分公司的同事也打电话来说,无奈地裁了两人,选的也是对业务影响不太重要的岗位。

觉得反差太大了,去年才大批量地招工,行政部还设了招工考核指标。今年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措施。一时间人心惶惶。
反思职位评价的七大因素中(对企业的影响、任职资格、责任范围、解决问题难度、监督管理、沟通技巧、环境条件),个人能力因素只占了两项。关键因素还是自己所处的职位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寒冬时刻,要求部门修炼内功。
1) 扩大自我能力的外延,适应更多的责任范围;
2) 借部门打散重组的机会,引导部门人员选择关键职位;
3) 放长眼光,抢占先机;公司分步实行事业部制,在部门合并的过程中先行走在公司步伐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