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达人
丁启阵
宋人周煇《清波杂志》记载:苏东坡被贬官到广东惠州,南行途中翻越南岭,在一处山麓树林间遇到两个道士。道士一看见苏东坡一行,便躲进树林不再出来。苏东坡对押送他的差役说:“这里有高人,请跟我一起去拜访他们。”进了树林,看见几间茅草房,两个道士就在那里边。两个道人看起来神情洒脱,他们问差役:“你们押解的这个人是谁?”差役回答道:“苏学士。”道士就问道:“难道真的是苏子瞻吗?”差役跟他们解释说:“学士开始是因为文章得意,最后也是因为文章倒霉。”两个道士相视而笑,其中一人说了句:“文章岂解能荣辱,富贵从来有盛衰。”苏东坡听后,深有感慨地说:“哪里的山林都有得道的高人啊!”
诚然,草野之间从来就不乏见识深邃、道行高深之人。事例俯拾皆是,这里随便举两则:
忘了那部古书记载的,说诸葛亮死后,司马懿问一个蜀国老兵,自己跟诸葛亮相比,哪个更强。蜀国老兵从容回答道:“诸葛先生生前,倒也没觉得他有多么了不起;可是他死了之后,却发觉他比其他人还是要高明许多。”不用说,司马懿讨了个没趣味。这个蜀国老兵,无疑是一位乡野达人。
封演《封氏闻见及》记载:唐朝宰相郭子仪,功勋盖世,所居住的宅邸,规模宏大,以至于各院之间往来都需要乘坐车马,仆人门客因为太多,出入大门,互相不认识。一天,郭子仪就要出门的时候,看到一个正在筑墙的工匠,于是站住,吩咐他:“好好修筑这堵墙,务必使它结实牢固。”筑墙的工匠放下手中的锤子,回答说:“几十年来,京城多少达官贵人家的院墙都是某人修筑的,只见宅院里的人不断变换,墙都是纹丝不动地立在那里。”郭子仪一听这话,神情悲怆,内心震撼。于是,入朝上书皇帝,坚决要求允许他告老还乡。这位筑墙的匠人,他参透了世事变幻无常的道理。
我们知道,烧菜的伊尹、宰牛的姜尚、筑墙的傅说,终于都是被贤明的帝王发现并委以重任,成就了不朽的事业,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我们也偶然得知,蜀国老兵、长安筑墙工匠、南岭林间道士,他们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言语,令我们向往不已。可是,我们既不知道,古往今来究竟有过多少位具有伊尹、姜尚、傅说那样聪明智慧的人,是终老死于灶间、屠宰场、造房工地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位像蜀国老兵、长安筑墙工匠、南岭林间道士那样的乡野人士,曾经发表过不同凡响的言论却无人理睬。可以肯定:那样的人一定很多,很多,很多!
人间穷通际遇,每每如是。苏东坡曾有感慨,山林穷独叟与庙堂贤卿相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200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