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出席“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胡锦涛说,经济全球化,既给各国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让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证广大劳动者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我们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保障了广大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了广大劳动者在推动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主力军作用。(2008年1月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具体说就是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得每个劳动者都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都处在了主人翁的地位。在我国,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标签,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它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是通过现实的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就是要在发挥好劳动者在推动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主力军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他们的根本利益,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使其体面劳动。其中最现实的就是要关心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七大报告在阐释科学发展观时,还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重要观点和论述,都为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强调了工人、农民的主人翁地位问题,也即劳动者的主人翁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维护劳动者权益。这既是面向世界各国的庄严宣誓,更是向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可以看作是中国政府改善民生问题的再动员,让人听了倍感亲切、倍感踏实、倍添信心、倍增干劲。
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劳动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他们作用的发挥怎样、劳动的体面与否,必须依靠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只有劳动者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才能激发出其最大程度的热情和能量。只有“主人翁”地位得到保障了,劳动者才能凝聚力量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社会才能在和谐中进步。
不可否认,当前在个别领域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保障,教育、住房、保障、医疗等民生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捞取政绩而忽视民生工程,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有待改善、待遇也有待提高;一些地方矿难事故频发,矿工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一些地方长期拖欠职工和农民工工资;等等。不过,这些问题,党中央丝毫没有回避,总书记、总理一直惦念民生,并要求把老百姓的事当作国家大事来做。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为主的一系列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继出台,各级政府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次总书记在国际会议上提出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更是体现了党中央敢于正视民生问题的积极态度,老百姓听了怎能不感动、不踏实?
当然,好的政策有了,还要有好的执行。现实中,贫富差距还有待继续缩小,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也不容忽视。衷心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党员干部能够真正以总书记、总理为榜样,领会好中央政府一系列改善民生问题的政策措施,多为百姓打算,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贯彻和执行中央的政策和精神时不要走样和打折扣,切实为劳动者办好事,办实事,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新闻链接:
胡锦涛出席“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具体说就是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得每个劳动者都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都处在了主人翁的地位。在我国,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标签,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它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是通过现实的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就是要在发挥好劳动者在推动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主力军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他们的根本利益,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使其体面劳动。其中最现实的就是要关心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七大报告在阐释科学发展观时,还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重要观点和论述,都为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强调了工人、农民的主人翁地位问题,也即劳动者的主人翁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维护劳动者权益。这既是面向世界各国的庄严宣誓,更是向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可以看作是中国政府改善民生问题的再动员,让人听了倍感亲切、倍感踏实、倍添信心、倍增干劲。
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劳动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他们作用的发挥怎样、劳动的体面与否,必须依靠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只有劳动者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才能激发出其最大程度的热情和能量。只有“主人翁”地位得到保障了,劳动者才能凝聚力量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社会才能在和谐中进步。
不可否认,当前在个别领域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保障,教育、住房、保障、医疗等民生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捞取政绩而忽视民生工程,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有待改善、待遇也有待提高;一些地方矿难事故频发,矿工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一些地方长期拖欠职工和农民工工资;等等。不过,这些问题,党中央丝毫没有回避,总书记、总理一直惦念民生,并要求把老百姓的事当作国家大事来做。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为主的一系列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继出台,各级政府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次总书记在国际会议上提出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更是体现了党中央敢于正视民生问题的积极态度,老百姓听了怎能不感动、不踏实?
当然,好的政策有了,还要有好的执行。现实中,贫富差距还有待继续缩小,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也不容忽视。衷心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党员干部能够真正以总书记、总理为榜样,领会好中央政府一系列改善民生问题的政策措施,多为百姓打算,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贯彻和执行中央的政策和精神时不要走样和打折扣,切实为劳动者办好事,办实事,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新闻链接:
胡锦涛出席“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