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的土磚


  這是我第一次乘坐火車,長途列車。雖然前些時候也常常坐著廣深高速在深廣兩地來回,但那短暫的旅途與滿目林立的屋房,總讓我感到不是滋味。這次元旦,盛蒙以前在院子裡住過一段時間的朋友,邀我去了一躺湖南衡陽,領養她的父母的老家。

  這次坐的,是深圳開往桂林的長途車,下午5點半左右開出,晚上1點到衡陽。雖然時間很長,但這樣奇妙的旅行以及對古老事物的熱情,翻天覆地地推開了我那略感無聊的心情。

  7點多的時候,火車慢慢地開在廣州與韶關的路軌上。我一直望著窗外的景象,感受著古老的氣息。途中經過許多小站,看著那些斑駁的土磚砌成的候車室,不知怎得,總會冉冉升起一股懷唸之情。即使我就如在高新城市中長大的小孩一樣,祇見過四周都是鋼筋水泥制造的高樓大廈,屋內是鋪著大理石與木質地板,還有那幹幹淨淨的柏油馬路與瓷磚人行道;但,那風殘斑駁的古老土磚總能散發出一股誘人的魅力,讓第一次的邂逅變得浪漫而又讓我沉醉在那潮濕又純真的幻想之中。

  我這麼想著童年的事情。——我沒有七歲以前的記憶,而現在的記憶也是斷斷續續的。

  也許,在我還是嬰兒的時候,我還躺在土色土香的木屋裡,緊緊地躲在母親的懷裡,用小小的鼻孔偷偷地嗅著剛下過悠悠小雨後的木屋,淺嚐著淡淡清甜的潮濕。屋外飄來陣陣清新的空氣,傳來聲聲悅耳的鳥鳴,讓我的母親情不自禁地放下了煩惱,溫柔地看著我裝睡的臉,淺淺地笑著。

  也許,在我5歲的時候,學會了玩耍,在這樣的火車站旁,在它那土紅色的磚上用粉筆肆意地塗鴉。尤其是剛下過雨後的紅色土磚,它那古老的潮濕氣味,一定會讓幼小的我靜靜地享受著甜謐。

  我知道,這些祇是我的奢想,是永遠也不能填上的回憶。不過,在火車上看著這朗朗的一幕,看著樹木與田園一遍又一遍地從窗口經過,讓我怎麼也放不下,對這樣美好的童年的向往。——這,是某年的土磚勾引而起的回憶。

  我也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會用怎樣的心情來看待這一幕。或許,坐慣了長途火車的孩子,大早就上了床,躺在了臥鋪上;或許,還有些孩子湊過頭來,望著窗外的景色,不過,那也祇是為了敺趕無聊的旅途;或許,中途離鄉在外的孩子,看到了某年的土磚,會感動地熱淚盈眶,想到了在家鄉一起玩耍的快樂時光。不過,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我們院子裡的孩子,看著這一幕的時候,一定會與我一樣,懷唸起不可磨滅的回憶。

  我們都是棄嬰,也許是孤兒。這樣奢侈的記憶,在感性的一瞬間,變得尤其重要。即使一直呆在深圳、呆在我們院子的孩子,也一定會因為土磚那古老的象征,而如我一樣,幻想起了本不該有的記憶,深深地感動著。

  我不知道該作怎樣的感想,在這個鄰裡陌生的大都市裡。許多獨生子女,都承受著孤獨的壓力。雖然都市的現代化,讓周圍環境更加幹淨與安全,但也為這些在外飄泊的子女築起了一道心牆。繁忙的工作,繁重的學習,讓都市中的人們苦不堪言。祇有到了放假,一些小區裡的孩子喧鬧著的聲音,才能稍微緩解了疲勞。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這在深圳卻是非常不適合的。真正能夠相識的鄰居,究竟有多少呢?最多也祇是打個照面,而又忙於彼此的事業了。

  所以,我更加理解了,他們在春運、節假日的鐵路高峰期也要搶著回家的急切心情。也許,當他們在火車上安頓下來,無意中瞟過那用某年的土磚所砌成的簡陋火車站時,一切有關思唸的感情,都會一湧而上,而感動地熱淚盈眶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