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蛹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或许更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它靠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为生。地下的蝉是默默无闻的:没有透明如薄纱的翅膀,没有观七八十路的雷达眼,没有能唱出嘹亮歌声的嗓子……
地下的蝉,只是一条虫子,带着一层麻乌的壳,让人有些恶心的虫子。在黑暗笼罩的地下,这条虫子只能像小偷一样躲在树林根部的某个角落吸引一点树根的汁液,时时保持警惕--我很担心,一但它睡着了,会不会成为蜈蚣、蚂蚁的盘中餐。我无法知道此时的蝉是否知道它有一天会成为飞翔者的一员,以人类的思绪判断,它只有一种生物的原始本能--活过今天就是胜利。
活过今天就是胜利。很简单却很重要的一个本能思想,却使幼蝉可以在黑暗里凭着对食物,对生命的渴望找到树根,找到苦涩的汁液。于是它拼命的吮吸,以便使自己麻乌的壳生长得坚硬。也许它在想:既然造物主要我没有攻击的能力,只给了我这个并不张扬的壳,那么,我也必须要这个壳更加牢固。或许我会被掳食者吃掉,但总好过坐以待毙,即便会被吃掉,也要让掳食者费些功夫。
黑暗中的幼蝉没有浪费时间。拼命的进食的结果,使它的壳不会被轻易攻破。生命在自己的努力下得以延续和成长。
一场暴雨穿透炎热将坚硬而干涸的土地浸润得柔软蓬松起来。藏匿在深土里数年之久的蝉蛹,在夜色中破土而出。凭着生存的本能它找到一棵树迅速爬了上去。
空气中不同于土地的味道让蝉变得兴奋,它四处张望,天上的星星,空中飞舞的飞蛾,田里青蛙的合奏,还有带着甜味的雨露。世界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此时,蝉依然裹着穿着数年的铠甲般的壳。重重的壳让它行动迟缓,使它无法贴切雨露,享受沐浴。它想叫,却因为这层壳的压迫发不出声;它想跳,结果却是跌落树下。
跌落在树下的蝉因为有壳的保护,身体丝毫无损。但蝉却在颤抖。泥土有些发霉的气息让蝉难受,它已经受够了这种味道,它甚至害怕接触到一丁点泥土。于是,蝉再次顺着树干爬到了枝头。蝉有些颓废,它看到的地面上的一切美景美事却似乎与自己无关,近在咫尺的甘露却无法浸淫。这一切只是因为自己的壳。
蝉开始憎恶自己曾经苦心经营的壳了。
壳从蝉出生就开始保护着它。漫长的黑暗生活,让蝉离不开壳。这个壳,保护着蝉,而蝉也为这个壳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但现在,蝉讨厌壳了。壳依然可以保护蝉免受掳食者的伤害,但也限制了蝉的自由。因为这个壳,蝉没有办法享受美好的新事物。
生命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站在天堂的门槛却止步不前.
蝉开始暗暗发力,想摆脱壳。但壳与蝉的身体粘连得如此紧密,用一分力却带来十分的撕裂的痛,而这痛似乎是在警告蝉:脱壳的代价就是失去生命!
蝉也有些害怕,毕竟生命没了,还有什么呢?但是,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苟且偷安?得过且过?阳光、蓝天、鲜花、歌声如果与生命无缘,如果自由被捆绑,这样禁锢的一生又有何意义?造物主给了我壳,让我的生命有了保障;如今造物主让我看到了光明和美丽,而我却被这壳裹着动弹不得。造物主给了我生命,但生命的精彩怎能也让他安排?
蝉继续用力,壳已经裂出了一条缝隙,维持生命的体液从裂隙中浸了出来。蝉对疼痛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大脑开始麻木,心脏因为过快跳动,让它有些喘不过气了。而此时太阳早已挂到了天上,热辣辣的阳光将蝉浸出的体液一次次晒干,干渴让蝉陷入了更加痛苦的地狱。蝉开始有了幻觉,它看到他在地下的生活,它看到吮吸树根汁液的丑八怪,它看到掳食者虎视眈眈的看着它,它看到它飞翔在天际、停驻在绿叶间、嘹亮的歌声回旋在大地上……
蝉没有停滞。尽管痛楚影响着它的思维,但蝉对于新生活尝试的渴望依然强烈,甚至压过了身体的疼痛。终于,经过漫长的努力,壳缓缓脱落了!
自由了!蝉终于摆脱了壳,但也失去了保护。蝉不在乎,它只想去疾跑、去歌唱、去沐浴、去跳跃!它飞快地爬到树的最高点,在这儿没有树阴,阳光可以完完全全照到蝉,蝉也可以看到更多的美景。它大声的歌唱,它太兴奋了,兴奋地摆动着身体,不经意间,却飞了起来。
因为蝉的执着,造物主再次恩待了蝉,让它失去了壳,却给了它一双自由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