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看韩剧?


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看韩剧?

失恋的时候比较适合看韩剧,因为那些童话一样的故事能安抚我们的绝望。当我们手中的爱像流沙一样流走的时候,至少有这样的方式可是时刻提醒我们:爱不是不在,只是还没有来。我爱韩剧,我爱它是因为它的温暖。虽然当我给别人讲的时候还是要讲长镜头、交*蒙太奇、美学意境、人文关怀……可是私下里,我多么喜欢这些抵死缠绵的东西,再千篇一律可是还是能在瞬间将我打动。我对韩剧的爱,基本上是如痴如醉、不计回报。尽管,评论韩剧的时候,扯不到什么学术指标,能让我怦然心动的,最多只有俊男靓女或是灰姑娘的爱情神话而已。虽然是很多人嗤之以鼻的所谓恶俗,然而我对于韩剧依然不离不弃。我不仅自己爱,而且还说服别人爱;不仅从情感上爱,还要从理论上寻找爱的理由。简单地说,我对韩剧的爱,促使我对它的思考:尽管人人都知道韩剧的俗,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像我一样为它欢喜为它忧?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认为韩剧就其整体风格而言有以下几点。第一,韩剧的超豪华帅哥美女阵容,让每一个爱美的人都有了养眼的可能。说这句话不是胡说,我是站在客观的基础上来说的。从早先的《星梦奇缘》里的安在旭,到《情定大饭店》的裴永俊,再到《红豆女之恋》的金在元,还有《蓝色生死恋》里的宋承宪等等,他们的存在让我们了解了在美女们艳帜高张的同时,这也是一个男色当道的年代。看美男和看美女一样可以令人心旷神怡,从美学角度上来说这是审美意识的萌发、是审美需求的暗涌,这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好事情。至于韩剧里的美女,那就更多了,基本上是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尽的,她们好象一个活色生香的服装秀,每一场都在教我们如何穿衣戴帽,如何色彩搭配,只要你肯留心,看过几场韩剧后自会有品位上的飞跃。第二,韩剧的煽情点超级丰富。早期的韩剧真是很恶俗,每部戏中必有一个人要死于白血病或是脑瘤之类的不治之症。爱情走到头都是一场泪,可是明明知道恶俗,还是让人哭到淅沥哗啦。没办法,《蓝色生死恋》里那四个画着亲人头像的小杯子、《巴黎恋人》里那条璀璨的钻石项链、甚或是《女主播的故事》里那盒含有秘密的录像带,它们的意义都是在无数次的重复中被实现的——因为总是在主人公的对白中深情地提及它们对主人公的特殊性,因此只要他们一出现,场景一定催人泪下。细腻的道白、舒缓的节奏、优美的音乐、经典的画面,连同那些在影视美学中被称为视觉象征物的小物件一起,成为我们感动的理由,准确的说,是成为我们无法不感动的理由。第三,韩剧的唯美化风格。上段已经提到,韩剧中的画面总是美到让人心折:《冬季恋歌》里的林荫道上,落叶、夕阳、湖水、少男少女,是不忍打破的宁静与优雅;《我的野蛮女友》虽是电影,可是那棵山顶的树和树下的少女总是让人无法忘怀;《看了又看》、《悄悄爱上你》有大段的室内场景,可是布光柔和,丝毫看不出一般室内剧布光拙劣而导致人影无数条的弊病……当音乐响起,电视画面仿似一桢桢完美的画幅,画里,便是那个令我们悸动的年代,还有那些曾经缜密压在心底的美好心事。第四,韩剧的叙事结构丰富与简约并存。说简约,是因为韩剧钟情于对一般人情感的关注,至于什么社会价值、美学意义、道德标尺并不是其最重要的衡量标尺。家长里短、吵架拌嘴,因为生活的细节而显得生动,因为就在我们身边而打动我们自己。说白了,我们总是被那些虚构得更为美好但又真实得历历在目的东西感动,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在这里显得多么睿智。然而说它丰富,是因为它总是有主有次相互烘托。《女主播的故事》里除了甄善美的爱情还有刘永希、李庆喜、赵招弟最终幸福的归宿;《红豆女之恋》里除了杨松儿穿上水晶鞋还有杨三烈的幸福之旅;《明朗少女成功记》更是在车杨顺之外还有永灿和宋宝贝的爱情修成正果……在韩剧中,配角的爱情在结构比例上也永远是配角,且通常以搞笑、幽默等效果达到其反衬的目的。但是正是因此,沉重、辛酸的爱情中加了愉快的调料,让爱情的味道更加丰富,也给了情感一种更加完整的表现形式。看主人公的爱情,也看小配角的爱情,他们彼此的情感发展交*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在爱情的纵横交织里,想不感动也很难。第五,韩剧的矛盾冲突舒缓中有激烈。韩剧以舒缓见长,那些担负重要社会使命与国家责任的作品不是不好,却很显然没有情感片子般那么顺遂地进入大众视野以及大众心灵。但是,误会永远是韩剧矛盾冲突的尚方宝剑。《巴黎恋人》里是因为男主人公误解了女主人公的人格而让所有电视机前的小人物忿忿不平:是这样的,我们是穷,可是我们穷得有人格,凭什么因为穷就只能被想象成坐台小姐?所以,因为观众内心同情意识的复苏,矛盾冲突因为这种心理暗示而获得了主观上的提升。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从而对误会能否解除带有一种明显的心理期待,并且逐渐演变成一种心理焦虑。但是当江太英终于披上婚纱的瞬间,观众的同情复位,原来的焦虑被逐渐释放,并演变成为一种由衷的羡慕——从灰姑娘变成王后,这是个美丽梦想,但是电影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梦想随时都有可能变成现实的道理。这类容易引起心理共鸣的欣赏过程,正是众多韩剧吸引人的重要原因。第六,韩剧的人物角色类型化明显。人物角色类型化在我国电视剧发展的早期是不约而同的定律,那时候英雄就是英雄,而*邪一看就知道是*邪,脸谱化和英雄人物高大全形象一起是八十年代后中国电影电视剧进行集体反省的主要内容。可是在韩剧中,每部戏里必有一个彻头彻尾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人物,也必有一个勤劳善良好的不能再好的人物。《汉城奇缘》、《巴黎恋人》、《明朗少女成功记》、《红豆女之恋》、《女主播的故事》……举不胜举。正是因为恶人的存在,好人才命运多舛;正是因为恶人的存在,真正的爱情才越发闪烁像宝石般璀璨的光泽;正是因为恶人的存在,故事情节才能一波三折。所以,韩剧的类型化尽管明显,却因为其对善恶终有报道理的执着秉承而并不显得罗嗦老旧。这依然是一个需要道义的年代,伸张正义的瞬间是人们的心灵获得解脱的瞬间。悄悄微笑,然后珍存温暖,这就是人物类型化后的味道。至于韩剧真正让人喜欢的原因,或许还有很多,但我暂时还没想好该如何表达。但是无论怎样,我从来不避讳我喜爱韩剧这个事实。有人嘲笑我庸俗,有人嘲笑我孩气,这些都不重要。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搞电影理论的人就不能喜欢一些庸俗却温暖的东西——比如韩剧呢?前几天陆续看了一些韩国电影,有旧的《情书》、《贼婆百分百》也有新的《那小子真帅》、《我的野蛮女教师》,过几天听说要上演中影集团引进的《地铁》,也是一定要看的。它们有的很荒诞、有的很搞笑、有的很深情,但是都无一例外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搞笑中没有忘记深情,在绝望中从未放弃希望。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一本正经讲爱森斯坦、巴赞、戈达尔,可是课下我们热火朝天说裴永俊、崔智友、宋慧乔。因为韩剧,我和我的学生,那群十八九、二十岁左右的男女生们,我们的心灵拉得很近。如果这算功德一件,那么韩剧的好处还要再加上这一点。“韩剧一家亲,这是个温暖的呼吁。喜欢韩剧的要举手,举高点,要让我看到。因为我要跨越人群,准备和你手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