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一人必先杀一人


    在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个有名的神医,也可以说是杀人名医。他有个规矩,那就是救一人,必先杀一人,以命换命。读小说,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当作是笑谈,一笑了之。可是如果现实中的医生也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还能不能一笑了之呢?

医生,一般是说以救死扶伤,救人于危难,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些良好的传统美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也是祖先为医疗工作者创下的品牌。虽然,古来也有闲贫爱富,没钱不给治病的不良大夫,但是这种人可能是少数部分,否则的话就不会出现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这类的品牌语言了。

祖先的教诲让我们有病的时候都会相信医生,而且往往是无条件的信任。这种信任感在现代社会仍然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一旦生了病,那就全权交给医生负责了,任凭医生摆布,如果碰到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那这样做就对了,可是如果碰到庸医,碰到无良的医生,那我们就只能为自己悲哀了。所以现在流传一句话叫做“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有了病,无论你有多少钱,多少财富,都可以让你花费一空,到头来还是人财两空,往往钱财没了,健康也没有换回来。

古代的时候,医疗没有这么大的势力。往往是个人郎中,或者小型诊所,个人跟大夫还有个讨价还价的资格。可是现在,医院的势力之强大是空前的,个人跟医院完全没有对等谈话的条件和资格。所有的医生都躲到医院这个巨大的保护伞里边,所以我们现在谈论医生可能没什么意义,我们所谈的对象是医院。中国现在医疗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每个医院都会挂上救死扶伤的牌匾,可是又有哪家医院真正做到以救死扶伤为自己的天职呢。治病先交钱,没有钱治病免谈。这也倒可以理解。但是没病也能给你看出病来,不用做手术也要你做手术,小手术也可以的让你做大手术,便宜药就可以治好的病非要给你用贵药,在家也可以治的病,非要你住院治疗,这些事情就不能不说是整个社会医德的败坏,是医生,医院的悲哀,更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

奉劝各个医院还是把那些祖宗的劝诫,招牌都摘下来吧,不要头顶着祖宗的美誉,反而做着践踏祖宗的事情。揭开医院神圣的光环,让我们进了医院都像进了菜市场一样讨价还价,或许能够解决国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看病难和贵,暂不多说,是中国人都知道,都有切身感受。这儿要说的是中国医疗的另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医生或者说医院现在都开始信奉了平一指这位小说中的神医,并且遵从他的规矩,那就是要“救一人,必先杀一人”。不敢说所有的医院或者所有的医生都奉了平一指为祖师,但是起码可以说很多的医院已经这样做了。

“救一人,必先杀一人”,这话加到了医院的头上,恐怕很多人马上就会暴跳如雷,或者嗤之以鼻。现在是法制社会,杀人是那么容易杀的吗,谁敢杀人啊?普通人自然不敢杀人,但是医生就敢杀人,而且杀人于无形,杀的你无话可说。我无意要摸黑医生,这个传统上高贵、高尚的职业,我说的都是实话。我们暂且不谈论杀害成年人,有意、无意的医疗事故这些大家都熟知的事情,我们先来说说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婴儿,幼儿遭医生荼毒杀害的事情。

先从母亲怀孕生子说起,母亲是伟大的,有了她们,才有了人类,才有了这个社会。自然分娩应该是最好的分娩方式,虽然自然分娩会有许多的风险,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自然分娩都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也是很安全的生子方式。当代医院有了剖腹产这一技术之后,很少再有母亲因为难产等出事故的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类的福音,可是如果把这一人工生产的方式强加给大多数的母亲,那么对多数人来说,这不再是福音,而是一个小小的灾难。自然分娩,母亲一般可以很好的恢复,体型,健康都比较容易恢复到怀孕之前的状况。可是剖腹产呢,第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肚子上会留下一条疤痕。其它的问题,我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清楚。但是让不需要剖腹产的母亲做剖腹产,这就是一个违反了自然规律,逆天而行的事情。不管剖腹产多么好,自然分娩仍然是所有做母亲的最大心愿,但是因为医院的不良风气,所以会出现为了要自然分娩给产科大夫送红包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孩子平安生下来了,全家都会松了一口气,也会喜气洋洋。但是对孩子来说,考研和磨难才刚刚开始。现在医院都有了新生儿筛查服务,刚刚出生的孩子,进行检查,观测,看是不是有什么遗传性疾病,等等提前预防和治疗。这对孩子的未来是很重要的一件好事,做好了,自然功德无量。可是如果被滥用了呢?有过孩子的人恐怕都会碰到,新生儿黄疸问题。我不是医生,不知道黄疸的发病几率有多大,危害有多大,但是多数的新生儿恐怕都会被扣上黄疸的帽子。出生一天两天的孩子首先会被抽上一管子血。然后如果是被断定黄疸,那么买上一堆药是难免的,更为遭罪的是照蓝光什么的,有个朋友的小孩就是这样,结果治疗了好长时间,孩子被折腾的不像样子,最后靠一个老中医的几副草药治好了。在这儿,不仅要问一下广大医生,新生儿是有患病的情况,但是真的有那么多吗?刚出生的孩子遭受这些痛苦,是救人,还是杀人呢,或许只有医生自己和上天清楚。

安全生产,也顺利出院了。孩子开始茁壮成长,但是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两三岁的小孩子,拉肚子,感冒,发烧,等是常见病。那么这些病严重吗?我想可以说不严重,也可以说很严重。感冒本身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引起了并发症那就是致命的。可是仅仅是感冒,发烧这种常见病,只需要吃几片便宜的药片可能就可以很好的治愈。而且孩子的抵抗力得到增强,不会被消弱。一个小孩子感冒了,发烧了,年轻的父母怎么办,唯有赶紧把孩子送往医院,祈盼通过医生的治疗,让孩子快点好起来。但是现在的医院或者医生是怎么做的呢,是发扬救人的天职呢,还是做了一个杀人的庸医呢?小孩去了医院,挂吊针,打吊瓶,是第一要做的。小小的婴儿都不会放过,血管太细,只能打头,看着那么小的孩子头上插一根针,父母是什么感觉呢,只能心里流血,嘴上还要跟医生说着好话。两三岁的孩子,特别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往往是上三天幼儿园,生上三天病。而且一般都是感冒,发烧的症状,很多孩子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为什么看病这么难,不该住院的也住院,当然床位紧张,看病困难了。那么这么多治疗手段,反映到住院费里边,那就是不是一倍两倍的问题了,而是几百上千倍的问题了。几个药片的价格是多少呢,顶多三五块钱,那么住院,打吊瓶是多少钱呢,起码是几百几千块钱。自己有孩子的一定会有切身体会,了解一下周围的朋友,你可以知道他们为孩子花去了多少医疗费。

医疗费暂且不说,再说杀人的问题。这么小的孩子,被输入了这么多的药物,他们身体抵抗系统都被药物摧毁了,他们能身体健康吗,能快乐成长吗,只能是身体越来越差,更加容易生病,或许十年后,逐渐长大了,身体才会好起来,或许永远都无法变得强壮,那么医生是不是救活了你十年,但是以减少你五年的生命作为代价,这算不算救一人,必先杀一人呢?

再举两个例子,朋友的孩子,五岁左右,得了疝气。就是小肠等器官脱离了原来的位置,跑到肚子边上来了。这种病,听说是肚皮比较薄,容易出现这个问题。这时候肚子隆起,小孩会肚子痛。到了县城人民医院,医生让做开刀手术,手术费5000元。他们家都是农村的,且不说5000元钱医疗费高不高,小小的孩子遭受开刀之痛就让父母心疼死了。但是能有什么办法呢,医生这么说了,父母只能抓紧时间准备住院费,希望尽快让孩子做手术。好在小孩的爷爷认识一位农村的老大夫,电话问了问该怎么办,这位老大夫建议先给孩子揉一揉肚子,先不要开刀。结果皆大欢喜,给小孩揉了半个小时,孩子好了,轻轻松松的就回家了。恐怕唯一不开心的就是那位打算给孩子开刀的医生了,到手的大笔奖金就这么飞了。究竟是先揉揉看看效果,还是直接就开刀对孩子有益呢,就留给广大的医生去思考讨论吧,作为我们平头百姓,只要孩子轻轻松松不受罪好了病,我们就烧香磕头了。

最近春夏季节,幼儿园的小孩容易得手足口病,传染性非常强,但是除非是并发症,否则没有什么危害,只要在家休息,或者吃一点板蓝根,病毒灵等药物就可以了。这应该是广大医生的常识性知识吧。但是前段时间,手足口病流行的时候,上网查找治疗方法。有位网民留言,说手足口病不要紧,他的孩子到医院打了五天吊瓶就好了。普通人不知道这五天时间治好了手足口病对不对头,但是相信医生应该明白这个治疗过程有没有问题,是不是符合救死扶伤的天职呢?

都说农村条件差,医疗条件差,看病难,这都是事实,那为什么农村孩子反而长的体格健壮,生病少,生病了很少的钱也能治好。可是城市的孩子个个娇气,感冒发烧动辄花费几百几千元钱。那么这是谁造成的,难道是父母吗,恐怕广大的医院和医生应该负最大的责任吧。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城市的孩子应该羡慕农村的孩子。从这个角度说,把城市的医疗水平降到农村的收费,服务标准,中国恐怕就不再存在医疗难题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怎么样才能解决救一人必先杀一人的问题呢,跟医生结婚是个不错的办法,如果整个社会不能解决这个难题的话。都跟医生挂上了关系,那么可以少花很多钱,少遭很多罪。但是这毕竟不太现实,或者每个家庭都请一个自己的保健医生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有的人或许说,中国这么多人,医生怎么够用呢?其实不然,一个医生可以服务很多的家庭,他服务的家庭越多,那么他的收入救越高,他的收入来自服务,而不是来自卖药的提成。

将医生的收入跟他的服务挂钩,将医院医疗服务体系和药物销售体系脱离开来,医生是复杂治病救人,开方开药的,而抓药,买药到另外的一个系统。医生的收入只来自服务费,治疗好了一个病人,收多少费用,可以讨价还价,水平越高,名誉越好的医生收费更高,就像律师收取服务费一样。他的收入跟卖了多少药没有任何关系,病人可以随意选择买药的药店,那么大家看病难的问题,看病贵的问题救能彻底解决了。

否则,如果会计和出纳同一个人担任,怎么能不出财务问题。医生既开方,又卖药,看病怎么可能不难,怎么可能不贵。医生又怎么可能不会为了利益,而去做这种“救一人必先杀一人”的事情呢。

 

作者:海蓝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abenglish

http://blog.163.com/ab_english

http://xuyonghua.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