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 促进和谐


学会感恩 促进和谐

 蔡 菁



 每个人的灵魂深处总有一种感动,这种感动缘于一颗感恩的心。相信央视一则公益广告定会令你动容:年幼的孩子面对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端来一盆热水,深情地说,“妈妈,洗脚”,刹时,妈妈眼中幸福的泪花夺眶而出。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唯有感恩,这是人性最自然最真实的回归和释放。其实,感恩并不一定感谢大恩大德,更恰当地说,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只要我们学会感恩,就能感受快乐、享受和谐。
  增进和谐亲情需要感恩。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感恩,父母不仅对我们有生养之恩,更有培育之恩,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在父母的眼中,儿女总是长不大的孩子;在儿女的心里,父母总是最可亲的人。父母教会我们人生第一句话,搀扶我们走过人生第一段路,提醒我们下好人生每一步棋。儿女长大成人,父母业已老去,曾经健康的体魄变得衰弱,曾经伟岸的身躯变得佝偻,曾经矫健的步伐变得蹒跚。学会感恩,你就能真正体会到《常回家看看》所唱诉的真情真意。儿女们生活幸福、工作顺利是父母们最大的财富,让父母度过温馨而快乐的晚年时光理应成为儿女们最大的心愿。每天爱父母多一些,爱父母要胜过爱自己。
  塑造和谐心灵需要感恩。生命因遭逢曲折而绚丽多姿,人生因跌宕起伏而风采动人。当我们小有成就,有志同道合者的赞许肯定;当我们失意落魄,有朋友的鼓励开导,如此拥有知遇之恩实乃人生幸事。对于朋友们的嘉言善行,我们应当感恩,因为自己应当为别人做得更好。但感恩决不仅仅局限于此。对于曾经伤害自己的人,我们也要感恩,是他们让我们知道怎样去更好地直面挫折、迎接挑战、走向成熟,是他们让自己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更加理性。学会感恩,用宽容的心对待别人,重新审视自己,你会发现,有时候别人的批评和责怪其实就是帮助和关心。我们应当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体会人生百味、去对待世间万物。宽容是大胸襟,感恩是大智慧,没有解不开的结,没有过不去的坎,心灵的和谐靠你、靠我、靠大家。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感恩。人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和谐社会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共同建设,每个社会成员也会共同享有建设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和部门在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还较大,局部矛盾还比较尖锐。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些不公、不平、不顺,而要学会知足,学会感恩。不仅应当懂得,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祖国的强盛,就没有现在的生活,更应当倍加珍惜,端正心态、树立信心,多想想社会所给予我们的衣、食、住、行,多反思我们对社会到底作了多大的贡献。要以长远的眼光、用感恩的心去面对和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的困难和矛盾。惟有这样,才能少一点抱怨,多一些感恩。
  感恩是一份美好情感,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和谐精神,是一种良知和动力。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囿于这种不如意之中,终日惴惴不安、患得患失,生活就会索然无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的美丽,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直面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惟此,原本平淡的生活必定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整个社会必定和谐而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