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反腐败的历史,封建社会有,资本社会有,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腐败象带在人们头上一个紧箍咒,痛苦而无奈,我们不禁要问,人类为什么摆脱不了腐败?
研究的腐败的专家学者不可谓不多,众说纷纭。有说是道德水平低下,思想不过硬,觉悟不高造成的;也有说是社会法律制度不健全不科学,缺乏监督,没有民主没有自由造成的。其实腐败不但有深刻的哲学意义,还有更为深刻的科学意义。其中以学者吴思提出的“潜规则”最为著名,吴思自称,他凭借自创的这个词汇可以说读透了历史。但是吴思只是从历史的角度提炼出了这么一个含金量很高的词汇,至于人类社会为什么会有腐败潜规则,他没有做出解答。
人类是高级生命,而生命的本质是“能量活体”,即能有意识的调控自己的“能量流”。分析生命,这里我们不妨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来分析一下。
这两个定律是科学界公认的宇宙普遍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物质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描述热量的传递方向的:分子有规则运动的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热能;热能却不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此定律的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每一个自发的物理或化学过程总是向着熵(entropy)增高的方向发展。熵是一种不能转化为功的热能。熵的改变量等于热量的改变量除以绝对温度。当高低温度各自集中时,熵值很低;当温度均匀扩散时,熵值增高。当物体有秩序时,嫡值低;当物体无序时,嫡值便增高。现在整个宇宙正在由有序趋于无序,由有规则趋于无规则,宇宙间熵的总量在增加。
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看出人类有保持自身的能量不流失的一种意识倾向。为了保持自身能量不见耗散外,还必须想法增加补充自身的能量。自从人类社会的商业活动之中发明货币以来,货币就成了无所不能的东西,无论古代的金银铜海还是现代的纸币,它们的本质 都是“能量”。既然货币是能量,人类自然有着强烈的获取能量的冲动,这是一种本能。
人类的这种与生俱来得获取能量的本能往往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你也获取我也获取,大家乱成一团。为了避免失控,国家制度法规以及道德便起到了约束作用,但人类太贪婪,不用说道德廉耻,就是国家严酷的法律很多情况下也不能震慑住一些人的欲望。破坏社会秩序法律制度的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腐败”。
理解腐败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从个体出发腐败给自己带来了好处,增加了生命能量,改善了生命质量,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这个意思;二是从整体看腐败导致了整个社会能量的浪费,因为这些腐败掉的能量没有参与社会有序的分配,破坏了运行秩序,打乱了按劳分配的格局。结果就是导致整个社会的财富熵值增加。腐败是财富分配,竞争失效,公平正义陷入无序的现象。
腐败原来就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熵定律在作怪。如果把每个人看成一个分子,腐败是无规则的热运动,无规则就不可能做有用功。 腐败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国家是各阶级意志的总和,国家是维持社会运转的机器,国家这台机器的效率如何,取决于它的机械原理,机械结构,制造工艺, 加工精度等指标,效率高的国家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们按照规则办事,做有序的有用功;但无论这台机器怎么设计,机械效率永远要小于1。既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做功,总有一部分能量利用不完全而被浪费掉了。所以,我悲观的认为,在文明的人类社会里,在国家这台机器控制下的社会腐败永远不会被消灭。国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进机器结构,提高节能效率,尽可能的把腐败降到最低。如先进国家那样清正廉明的政府也是难免腐败的,但毕竟是效率较高的一种国家机器。国家制度先进与否决定了社会能量(经济,文化,科技,政治)能否高效的运转。
一个国家腐败的程度与它的熵增值成正比关系。当一个国家的熵增值达到最大时也就是这个国家彻底解体崩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