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笔者开始关注起
谁能证明经济学意义上的熵不存在?
首先,笔者想问一下
诚然,“热力不能充分做功”现象不仅表现在内燃机上,也同样会表现在广义的热力系统中。比如,用煤气烧开一壶水,总会有部分热量散发到水壶以外的环境中;再比如,再好的太阳能热水器,也不可能将百分之百的光能转化为热能,总会有部分光能、热能丢失和未被利用。这其实是再简单也没有的道理了,一般的初中生、高中生都知道,不用多说。
那么,是否说经济学意义上的熵就不存在?毫无疑问,回答是肯定的。大家知道,所谓经济学意义上的熵,是经济学家们借用热力学原理来解释经济现象,意思是说,在经济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于热力学意义上的“无用功”的存在。比如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内耗,比如经济过程中的各种浪费现象,其存在与运动原理,与物理学意义上的熵原理同。
请注意,这里讲的是原理,而不是说物理学原理与经济学原理、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不存在差异。而事实上是,不要说物理学与经济学有差异,同样是物理学和同为物理学上的热力学、热力系统等都存在差异。这就如同同样是人,甚至是同样的一个人,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它们和他们彼此间都存在差异。但原理还是那个原理。
但是,作为一种原理,不仅经济学可以用,生物学、电磁学同样可以用。换言之,只要是存在营养不能充分吸收,劳动力、生产力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都可以用“生物学意义上的熵”、“经济学意义上的熵”和“社会学意义上的熵”!不要说“物理学意义上的熵”之原理可以借用,物理学也可以借用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意义上的原理!
试问,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相对性原理”又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就连爱因斯坦都认为“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还不如说我是哲学家更恰当”!如此,作为一种原理,难道经济学家们就不能用了吗?我不知道,
谁能证明经济上没有“供求定律”?
还可以肯定,
其实,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也同样存在上述“除不尽”的现象。比如,任何一种生产设备不管怎么折旧,都存在“残值”,而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任何一种商品的生产,其使用的原料,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加以利用,势必存在“废料”。这是再简单也没有的道理。而在商品的销售过程中,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有许多商品不仅能获得“销售利润”,搞不好也会产生“销售亏损”。再问,啥叫“销售亏损”?不由于有经济学意义上的“熵”的产生?
其实,无论你怎么定义、怎么理解,作为一种原理,“广义熵”不仅存在,也势必会影响到与之对应的、经济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这也是经济学家为何要认识“熵”的意义!换言之,如果经济学意义上的“熵”不存在,那人们为何要提“成本”和“节约”问题?如果不须降低成本、不提倡节约,还搞“成本管理”和“节约经济”干啥?
试问,没有成本管理、节约又怎么会有经济?没有经济又怎么会有经济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没有价值,又怎么会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如果供求关系中不存在“定律”或“定理”,人们只管埋头生产算了,干什么要讲求“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再问,什么叫“市场经济规律”?难道不就是“供求定律”?如果按你的说法,还要“供求定律”干啥?
可以肯定,“供求定律”不仅存在,而且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定律,它产生于市场,在市场作用、制约下形成。诚然,它也是“市场价值”的表达,表现在将劳动价值释放出来。作为一名准备要在经济学界混一碗饭吃的学者,对自己说过的话是要负责和负得起责的,要不,你就不要再在经济学界混下去。其实,谁也不是说话的把势,但既然要说,就一定要有十拿九稳的把握。另外,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作为一名学者,要善于和敢于承认错误,不能以“志不同,不相为谋”搪塞,否则就会失去“学者”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