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民族是由天然力造成的,国家是用武力造成的。自然力便是王道。用王道造成的团体,便是民族。武力就是霸道。用霸道造成的团体便是国家。
——孙中山
[案例1] 课堂上的“领导艺术”
2005年9月,某大学的公共管理学院内,30名刚刚成为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热血青年,正在聆听着他们进入研究生学习的第一门重要课程——《现代领导科学》,作为行政管理的研究生,民主政治、自由发展、权利保护、领导艺术这些抢人眼球的词汇,将成为他们的研究对象。当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位刚刚还在大谈特谈“领导民主”的老教授,突然问起起这群学生:“你们还没有选出班干部吧?”。当学生们回答还没有的时候,这位教授指着一位念大学本科时是他学生的女孩,对他们说:“我看就由某某来担任班长吧,看你们有什么意见没有?”台下鸦鹊无声。没有意见就表示同意!一位领导30名硕士研究生团队——这在当下中国也称得上高级知识份子——的班长就这样“民主”的产生了。这一课,让这些怀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书生们,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领导艺术”。最让人不解的是,这位女同学后来不仅当了班长,还身兼这个班的党支部书记,不愧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
[案例2] 民主不起来
2006年6月,一所以政治学研究著称的公共管理学院的研究生教室里,一名学生突然向正在讲授《行政制度比较研究》课程的老师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他们学校学生会马上就要召开学生代表大会,需要从每个班级选举出几名学生代表,但这位学生却发现,同舍的院学生会主席请来几个人,用不同颜色的笔以不同的笔迹把学校印发的代表推荐选票填上了几个与他关系较好的同学,而其他同学全然不知学生代表大会的事情。这位同学于是向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专门研究民主政治、公共管理的行政管理研究生,我们都不能按照民主的精神管理自身事务,在将来走向社会、成为领导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民主起来?中国的民主之路在何方?问题一结束,整个教室响起了阵阵掌声。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位刚刚还在对西方民主管理制度津津乐道的老师,却以这是学校内部的管理问题不便发表看法为由,顾左右而言他,悲情地拿着中国的传统和国情说事,以此搪塞了这位同学的问题。
[解读] 政治乃众人之事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血雨腥风的政治运动之后,国人对政治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折,可谓风声鹤唳,谈政色变。再经过199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大浪重新洗脑,赚钱发财成为人们生活主题的时代,“政治”这个词汇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越来越遥远,逐渐淡出了平常百姓的话语圈子,少谈甚至不谈政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条处世之道。谈政治似乎越来越成为那些官员和学者才能拥有的专利。即便是在学术领域,在“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强势扩张占领之下,政治学这门被称之为“百科之王”的经国治世之术也正在走向没落。生活领域公共政治生活的暗淡与学术领域政治学研究的萎缩,隐喻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色彩的稀薄。
这样一个事实,让我们越来越怀疑亚里斯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的论断。新的现实是:人们离开政治照样活得很好,但离开了金钱却绝对不会活得很好。和平年代,发展是这个时代的新主题,发财是这个时代的新曙光。连离政治最近的政府官员也开始流传着“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段子,马克斯韦伯所期望的“为政治而生活”的政治家越来越像中国的大熊猫一样不可多得。政治正在像一台制钞机器一样被一群“为生活而政治”的政客用来发财致富搞“开发”,政治日益被工具化、鄙俗化甚至肮脏化。既然政治是这样的肮脏,政治又是这样的“富有”,能够搭上政治这艘船的,便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的占有甚至垄断这个资源,不能搭上边的,就干脆远离这块“肥肉”,眼不见心不烦。如此,倒也相安无事,你玩你的政治,我过我的日子,井水不犯河水。
然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你可以不玩政治,但政治不会不玩你。毛泽东说“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显然,即便你可以以万种理由回避政治,但政治仍会向你“宣战”。政治不是制钞机,不能生产出花花绿绿的票子,但政治是一台收割机,它能将你的财产悉数收走。一朝改朝换代,你辛辛苦苦积累了一辈子的钞票可能瞬间化为一堆废纸,你精心营造的家庭可能瞬间分崩离析。这样的话语并非危言耸听,奥尔森曾经就把国家比喻为“固定帮匪”,从“流动帮匪”与“固定帮匪”的角度探讨了国家的起源,在他看来,国家是那些“流寇”认识到“竭泽而渔则无鱼”的道理后,安顿下来成立政府,通过税收来维持自己的自利目标。因此,奥尔森得出结论说:大群体内出现政府,不是源于社会契约或自愿交易,而是出于无政府状态下各匪帮首领的自利目标。既然国家就是匪帮,不管是“流寇”,还是“坐寇”,他们都同样具有匪徒的本质——掠夺。正是这种对政府的深深不信任,所以美国人毫不留情的宣称:“总统是靠不住的”。
总统靠不住,那靠谁?靠自己!既然要靠自己,那你就不能对政治回避三舍,离而远之了。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不是有人民代表吗?选出他们来不就是用来代表我们的利益的吗?很遗憾,我想告诉你的是:“代表也是靠不住的”。卢梭早在18世纪就提醒我们:“既然主权是不可转让的,那么,主权也是不可代表的”。我们选出的代表也是有着他们自己的利益的,他们也在慢慢形成一个食利集团,从政治这盘盛宴中分得一杯羹。一旦,我们远离政治,失去对代表的监督,就已经把自己的主权双手奉给了别人,我们除了在选举代表的时候是自由的,剩下的时间里,你会发现你的手上多了一副锁链。而正是我们的主动投向,所以政治才会沦为个别人的工具,变得肮脏与可怕。
本人非常赞同孙中山先生对政治的定义:政治乃众人之事。所以我也坚持的认为,权利是每个个体的事情,并不是一部宪法、一个好的领导、一个好的代表就可以让我们高枕无忧的便宜事。这个时候,你还会觉得少谈政治甚至不谈政治是聪明之举吗?你还会认为,没有政治活得会很好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让我们重拾亚里斯多德的那个著名论断吧。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关心国际政治,关心国家大事,珍惜自己神圣的权利,重新习惯那种疏远了的公共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