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好耶,新年新的开始!


 
 
    转眼春节已经过了,不知道大家在新的一年都为自己作了怎样的准备。在这里拜个晚年!
 
    星期四,并购好耶的事情尘埃落定了,发布会现场来了很多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对分众未来发展之热忱令我们感动,以至于发布会结束后,紧随我进入专访室的记者挤满了房间。
   
    好耶广告网络(Allyes)在中国互联网广告领域的影响力为业界所熟知,这次能够与朱海龙先生携手,我为分众感到高兴,因为这使我们直接进入了互联网这个可以更精确定位受众并提供精确传播效果的领域。表面来看好耶做的业务一方面是技术业务,一方面是代理业务,而我认为它既不是做技术也不是做代理,这个是现象,像朱海龙所说的这个是两只脚,我们来看好耶的模式,首先是做富媒体联盟,第二是精准定向投放,这和分众一对一的理念是吻合的。第三个是以CPA效果计费的模式,这也是和分众的精准化、提高广告主的回报率吻合的,由于好耶和分众“生活圈媒体群”的战略高度吻合,使得今天的并购行为变得非常的清晰。分众和好耶整合后,我们会去研究和开发在互联网广告营销当中的创新案例和模式,这些创新模式的目标是对广告主的投入价值形成更高的提升。
 
 

 
 
    好耶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发布软件提供商和第三方实时监测公司,它为包括新浪在内的中国大中型网站提供广告发布和监控技术及业务,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网络受众浏览行为分析系统及数据库。依靠这个数据库及分析系统,可以实现根据受众的不同地域、不同兴趣需求投放不同类型的网络广告。在投放广告时还可做到实时监测,实时更新,并可对同一受众设定收看频次,从而充分提升针对性和点击率,提高广告主的投资回报率。
 
    好耶也开创了Rich Media富媒体广告联盟,推动基于宽带上的视频广告业务的发展。此外,好耶还开创了SmartTrade平台,把5000家小型网站和国内知名个人网站的流量聚合,每天广告显示量(Page View)超过了4亿次,每月的广告能够触及的独立访客达到3700万,在SmartTrade平台上,广告主可以采用CPA(Cost Per Action)付费模式,按照产生的效果来进行付费。
 
    这次对好耶广告网络的整合是两年来分众开展的第五次并购了,回顾一下,分众公司7月13日在美国上市之后,表现一直受到很多媒体的关注。我记得当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很担心,这个模式在美国没有,很怕跌破发行价,后来一路上增长过来,2005年底在30美元,使我们心情比较稳定。30美元之后,我们又发生了对聚众传媒的收购,从05年底到06年来看,一年过去的时候,我们的股价涨到了60、70元美金,现在大约是80美金的平台,一直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同。从业绩的表现来看,我们刚刚公布了第四季度的财报,整个收入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0%多,12月份,单月的广告收入超过了2.5亿人民币,整个第四季度达到了5.88亿营收。
 
    另外分众在很多专业领域的数据表现也令我们欣慰,首先看到在中国CMMS的新富阶层媒体接触习惯研究报告当中,整个分众楼宇电视目前在电视视频广告领域当中,媒体到达率在所有19个主力都市中,针对6万元家庭年收入人群已经达到第一位。继2005年被500名广告主票选为年度中国最具销售力媒体后,在2006年9月的“金远奖”评比中,分众传媒又在数千名广告主投票评选中荣获中国都市最具价值媒体奖,被中国的商学院评为中国最佳商业模式奖,这些都来源于广告主对我们的媒体价值的不断认同。
 
    分众是一个在资本市场比较活跃的公司,通过2005年10月收购框架,把我们的业务从纯粹的楼宇业务到公寓电梯海报的业务,之后又收购了聚众传媒,我们分众传媒和聚众传媒整合之后把楼宇切割为四个不同的频道,分别是商务楼宇联播网、领袖人士联播网、时尚联播网、商旅人士联播网,收购聚众传媒使得我们看起来是避免了价格战、楼宇开发成本得到控制,楼宇广告的价格战得到避免,但实际上更大的意义是在于,是把我们的时间更多的腾出来,不是更多的思考竞争,而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在2006年的4月份,收购了凯威点告,进入了手机广告的市场,我们现在在上海主要商业区域做了动感的LED的户外项目,动感时尚化的都市彩屏进入了上海。LED市场之后,9月份宣布进入了电影市场,现在140多家影院覆盖的城市,几乎掌握了所有主要影院的片前广告资源。我们对好耶的并购,很大程度上是分众对互联网反复研究做出的决定,所以我们对和好耶的合作、并购,体现了我们的战略性的决策,对一个新领域的战略进入。
 
    分众形成了两大战略,一个是more coverage,追求更广泛的覆盖。一个人每天24小时当中,8小时睡觉、16小时醒着,看到广告的时间累计起来是1小时,在1小时的广告当中你可以让他看到多少?这取决于一个广告公司可以覆盖多少有效广告资源,累积的份额、时间是多少,我们可以看到分众是致力于发展自己的广告媒体平台,不断累积人们接触广告的时长,从而更广泛覆盖,使得我们产品线的延伸,覆盖了都市的主流人群,他们一天和分众的时间有些人达到了5到10分钟,这5到10分钟在这1小时的广告份额,慢慢体现分众在中国广告媒体当中的地位。
    第二个是more segmentation,做更深入的细分。其实广告主不关心你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如果你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差不多,他为什么要把投放移过来?我们帮助广告主避免他们的浪费,这是分众一直坚持的方向,我们看看和好耶的合作、并购,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两大战略,在我们的战略框架——生活圈当中缺什么?一是缺家里的电视,第二个是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和现在年轻主流消费者的接触时长、人越来越多,现在网民的增加和对互联网的依赖的增加,他们上网取得广告资讯,从而对互联网越来越依赖。我们通过对好耶的合并,加入到互联网的广告,也就是把我们的广告时空延伸到另外的时空。
     
    前几年我看到一个词语,叫anytime,anywhere,any screen,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任何屏幕都可能成为媒介。我们看到,在公寓里分众的电梯海报,在今后可能会改成数码相框,在楼宇当中看到LCD、进入办公室打开电脑屏,晚上到了餐厅酒吧看到了LCD的屏幕、在户外马路上看到LED的屏幕、在车上等移动空间看到手机屏、在电影院看到银屏。
 
    LCD、电脑和手机,在未来这三个屏幕一定会形成很好的互动和连接,比方说,一个受众来到办公室电梯口时,手上拿着手机,对LCD上的汽车广告中的二维码等可以随时拍下来发送出去,可以连接到相应手机网站得到更多的资讯,或者可以发送短信上去,就会收到这条广告的更为详细的资讯,如这个车的价格、经销商的电话等,同时你的回复还可以取得更好的抽奖、试驾机会等等,这使楼宇广告有效性得到提升。上了电梯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你在网络上表达楼下的广告哪个更令你心动,你可以对楼宇广告进行评选,你也可以到对方的网站获得更深的资讯,这种互动的产生都会使观众增强对深度信息的了解,并且当我们对受众有短期的激励的时候,会得到收视和强化,一个人在不同时空当中反复收到同样的信息,对这个信息的认知就会深化的。手机、网络、LCD将会变成共通的网络,并体现出互动、互相增强的广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