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07年6月23日,中央任命因1967年,在香港搞“文革暴动”而被判刑两年的曾德成为民政事务局局长时,曾令举世震惊。但是,可能想不到在数月之后的12月5日,这位仁兄竟然“老毛病”又犯了。
当在12月2日港岛立法会议员补选中胜出的陈方安生,进入立法会宣誓就职;在立法会发表首份对政府的动议辨论案《扶持社会企业,关注弱势社群》的时候,由政府派出的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做出了一个令世界同样震惊的举动:面对香港的“人大代表”,这位昔日的“劳改释放犯”不仅不回应“代表”的提问,反而对她进行冷嘲热讽,甚至拿陈方安生的名字“安生”来进行谩骂侮辱。
在今天陈方安生的质询中,陈方安生说,为了履行对选民的承诺,她就社会企业和弱势社群,希望政府能引起政府的重视,给以更多的资源,促进其发展。陈方安生说:“民主与民生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没有,没有公义,弱势社群就不能得到照顾”。
轮到这位本来就很令人诧异,摇身一变而为政府官员的曾德成,却做出了令人想不到的举动。曾德成站起来说:
“今天当前的议员,是昔日的旧高官。她对特区政府提出了批评。她还赞成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民生”。她曾经在英国殖民统治下主持过经济及福利工作。
这时,曾德成转而变成了谩骂了,他说:
”除非她认为殖民统治就是民主,否则我不知道她当时所做的是不是“民生”工作,还是“官生”工作,可能不是“安生”的工作,叫“官生”才对。她说,在竞选期间说知道了民间疾苦。原来除了“忽然民主”外,还有“忽然民生”的!
还是在中央任命,由曾荫权宣布新班子的时候,为了打消深受“67暴动”之害的香港民众的疑虑,曾德成还在宣誓之后,向民众解释以消除歧见。他说,他理解民众对左派的印象,但是,““社会不应被标签分化,应向前看”。但是,时隔不久的现在,他那种极左的极端思维终于又露出其狐狸尾巴了。
象这一事件,即使是在“人大代表”已被边缘化的大陆。面对着,作为一个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代表,本来就具有一种天然的权威。即使一个市的领导班子再飞扬跋扈,即使是以一个市的市长,一个市的市委书记在地方的绝对权威之尊,象这样的这种不仅不回应问题,反而明月张胆地对“人大代表”进行公开的谩骂的事件,确属少见。
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在号称法治社会的香港,议员在政府重要官员面前,其实已经完全沦为了一个摆设。一个比大陆的人大代表还要不重要,还要边缘化的摆设!
陈方安生作为立法会议员,其代表的是他的选民。她提出的动议,不但得不到严肃的回应,却换来的却是对她本人的人身攻击和人身侮辱。这其实也是对对她所代表着的弱势群体和社会企业的侮辱。
同时,在其言辞中间,我们也可看出作为一个香港政府的重要官员,在他的心里其实还是没有放弃其极左的思维本质。对过去的殖民时期的官员,甚至是在殖民统治的歧视华人的环境下,凭着自己的奋力拼搏,为华人争得一席之地、被华人视为华人的骄傲的华人官员,至今他都是充满着“文革式”的阶级仇恨的。而且,在特区筹建到成立后,陈方安生还是国务院任命的政务司长,她为香港回归和政权的顺利过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德成不仅弃而不提,而反把她作为殖民时期作为一个高官来一言以蔽之,这也是对我们国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公然蔑视。此一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对议员个人的侮辱和侵犯,而是对香港立法机关的严重蔑视,应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曾荫权就任特首以来,不仅不培养具有开放的、现代思维的人员来作为自己的班底,而是招降纳叛,甚至把连个人修养都不具备、把这种过去在香港搞“文革暴动”中无法无天的极左分子、把这个被判刑的“劳改释放犯”推上台面,可谓是一个严重的失职,这是对整个香港、整个香港法治社会的公然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