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吴仪的人气为什么很高


吴仪最近成了官方网络名人了,有关吴仪在洋节平安夜里的“希望人们把她忘记”,她去职后不再担任任何职务的一席话一出口,不想一石激起千重浪,越是让人们忘记,却到底忘记不得了,话越说越长,看上去,人气指数也比以前更高,带贬义的评论基本没有,想说的都来说两句,而且颇有感触和新发现,这在高官中是难得的,并且我们还发现,写这样的帖子的人,是公平的,眼神是很冷峻的,不像有人写起帖子要赞扬某某人的话,什么写吃饭的姿势呀,办公桌上的日历呀,要么写什么流下的眼泪有几滴呀,是什么颜色呀,是什么温度呀,都在反复猜测,一会悟出这,一会又悟出那,他到是像大彻大悟了,别人看他们却跟三岁小孩子撵着大人讨好讨块糖块吃那样的可爱。

然而,虽然话是这么说,我也有拍马屁的嫌疑,是不是拍马屁,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有屁也是得放出来的。如是,也趁着热,来说说吴仪。我看吴仪,是因为长时间的感受,是有这么几种气,这种气度虽然非常平凡,但总觉得在当今十分难得,还有点物以稀为贵一样的。

一是困难面前的勇气。觉得吴仪最风光的时候,也是她最艰难的时候,那时候,非典正在肆虐,她临危受命,副总理的她当了卫生部部长,这是个兼职,可是,这是个危机关头,是人们谈非色变的危急关头,而吴仪在这个关头,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这是她威望徒然提高,人气指数增加的原因。好了,这一下我们记得她了。一个人,要在什么时候记得呢?就是关键时刻见真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以,有时候,困难看上去让人退缩,但困难也容易给人高分值,关键是困难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真实水平,有了克服困难的办法,征服困难的智慧,想让老百姓不给你高分都不行。

二是对民族利益的硬气。吴仪没退休的时候,天天在上班,不在办公室,可能就去视察或接见,或谈判,但,什么时候最能看到效果,看到一个高官真正的对自己的民族的感情呢?就是在谈判的时候。谈判有底限,有原则,但到了谈判桌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一调整,与初衷会差别很大。人们看到她在WTO的谈判中,与对手舌剑唇枪,对民族利益寸步不让,这个时候就又对她产生了好的印象,而在后来欧盟的经济交往之活跃,人们也是看得到的,入世成功,但树欲静而风未止,这些年生意场上挺艰难,人们心里有数,吴仪这个角色不容易。

三是在民族尊严上的志气。这些年来,中国人有点窝囊,就是在某个战败国承认不承认侵略和屠杀史的时候,很是让人伤脑筋,而这个问题,一直在争论不休。但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人的立场问题,立场问题也就是坐板凳的问题,放了一片板凳,你坐在哪里?如果坐错了地方,那就决定了用你的脑袋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如果脑袋牛不过屁股,那就完了。在这个问题上,吴仪显示出惊人之举,中国人民是很赞扬了一回的。

四是退下来的爽气。一个人,生老病死,总是规律,活着的人,要活下去,死了的人,不能把自己的的意志强加在活人头上,而死了的人却有活着的灵魂,那是伟大之人做出了伟大事业。而做官对吴仪来说,不过是个副总理,政治局委员,早晚是要退的,但退下来,是感到官瘾还没过足呢?是觉得拉的套已经完成任务了,问心无愧呢?还是让给人家发挥作用,或是对官场依依不舍呢?吴仪表示出她的豪爽,什么职务也不担任,包括社会挂名的职务。这样最好,免得有人说你利用原来的关系为人谋不正当利益。弄得不好,就会搅进是非里去,坏了一生的清名。

我看吴仪看什么呢?我看吴仪是个女性,说她是铁娘子,想必是如秋谨诗“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那样的一个女人的情怀吧,而且,我看吴仪,看的是她在任上到底有什么特点,也就是风骨,觉得她虽是女性,骨头很硬,有男儿不及的地方,我想看大人物就是看这些吧?我也只看这些,如果大人物老是在吃饭的姿势问题上,在流泪的颜色温度问题上文章做的太多,实在不必,不必。看一个人,总是要看主干的,而主干,就是骨头,是什么样的骨头。我不一定猜的对,大概,可能,我认为,吴仪的人气高了些,原因在于这些,不对的请读者看官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