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熬硝营村委会换届选举 看村干部贿选为何愈演愈烈


1126日《京华时报》题为《村主任竞选人自爆花150万元贿选》的文章报道:通州永乐店镇熬硝营村村民白金福,在今年夏天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曾花费150余万元贿选。他的竞选对手杜友俊也花费巨资购买选票。而今年9月《改革内参》上说:目前全国各地村干部贿选事件愈演愈烈,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

 

显而易见,贿选愈演愈烈的动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供求关系,二是买卖趋势。然而,大张旗鼓进行民主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及主任,最终竟然演义为轰轰隆隆的市场经济前提下的商品买卖,这无疑对中国现阶段实行的直选式乡村基层民主政治,进行了最强烈的嘲讽。

 

可见,熬硝营村式的以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及主任,非但没有实现民主选举的目的与意义,而是适得其反。

 

既然村一级民众直接选举出来的村政府基层组织及负责人,竟然是通过花钱的方式买来的,因此,投资人必然要从投资项目中捞取最大利益。可是,村民委员会及主任都有哪些利益渠道呢?

 

村委会的经济职能是: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摘自:http://www.lawtime.cn/zhishi/cmwyfzzf/2007040951554.html

 

显然,村委会主宰着全村的经济大权,村主任主宰着村委会的大权,因此,花钱买来的权力,必然要为其投资索取回报。

 

众所周知,乡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源不外乎就是土地、水源、矿藏、沙石、林木、经济实体 其经济实体不外乎就是村办企业。因此,村主任贿选的本质目的就是:花钱当老板、经营赚大钱。

 

然而,村所属的土地、水源、矿藏、沙石、林木、经济实体原本是大家共同拥有的,村主任及村委会是村民通过选票直接选举出来的,是代表大家利益的公权组织和公权人。结果,公权人的公权是花钱买来的,因此,公权就演变为私权,公众利益就演变为私人利益。进一步演义的实情是:村民自己把自己的合法权益出卖了。

 

之所以造成贿选这样的普遍情况,一个根本的不足在于制度或机制设置上的重要缺陷。即:没有全体村民对不负责人的村主任的弹劾机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村委会的常务否决机制。进一步体现出来的社会关键问题是:村民们不具备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与团结一致的群体力量。否则,即便是花钱买来的村主任,也无法实现假公济私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村委会成员的结构上,或许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人选——乡村教师。因为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教师在乡村的影响面是极大的,教师是更具有公信力的。排除了教师进入村委会,就等于排除了凝聚人心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力量。

 

现行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如果规定改为五至七人组成,其中必须至少有一名教师。那么,情况将绝对不一样。

 

面对现在的农村,一边在搞包产到户,一边在搞科技兴农、一边在搞乡村企业、一边在搞新农村建设,一边又在搞形式上的村委会及主任的直选。因此,乡村的民心没有凝聚一起。如果真正实现村民自治,那么,贿选必然没有市场,民心自然回归自己利益的维护与建设发展上。

 

再进一步地,如果村级民主选举都难以真正民主,那么,中国的民主进程将更难。可是,现在国家正处于经济崛起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全体民众对民主的需求和愿望将会越来越强烈,因此,如何走出基层贿选的误区和盲区,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日 星期日

 

(注:本文主要参考了王龙所著《熬硝营式的民主值多少钱?》一文,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