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正确的信息,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在许多心理状况之下,人们都会不愿透露真正的讯息,甚至说谎。所以如何让对方愿意吐露实情呢?透过以下3种常见的情境,让你学会不被欺瞒的说话术。
1.当人们为了保护第三者,而不愿吐露实情
如果对方是因为事涉第三者,而不愿说实话,你必须从他的自尊心下手,让他不觉得自己是在打小报告。
情境:你和一位业务员布莱德闲聊,想从他口中得知另一位业务员苏珊销售成绩低落的原因?
范例:「你认为,苏珊在哪些方面可以再改进?」
如果问布莱德,位什么苏珊表现不好,可能徒劳无功。出自于对同事苏珊忠诚的缘故,布莱德可能不愿意发表任何意见。如果你把问题转个弯,布莱德就会乐意提供他的看法了。
2.当人们居于强势地位,而不愿吐露实情
在这种情况下,争辩、追根究底通常都不恰当,而且也无法产生作用。因此,你必须把交谈的内容带到私人的层面。
情境:你的上司史密斯先生不愿透露你未获升迁的真正原因
范例:「史密斯先生,我知道你是怎么一路奋斗过来的,我也尊重你的想法。我希望有朝一日,我在这个公司的表现,也能像你今天这样成功。我可不可以请教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坐在我现在的职位上,并且深知自己的短处,那么获得升迁的机会是否较大?」
3.当人们只是因为尴尬,而不愿吐露实情
此时,对方不觉得有义务告诉你实话,而且很可能他说出实话也得不到好处。所以,你必须在一个可以让他感到自在的环境中,制造一个诱饵,引诱他说出真相。
情境:你想想要查出工程部的主管麦克是否打算离职
范例:「麦克,在一个分为1到10等级的量尺上,『1』代表你曾经想过要另外一个工作,『10』代表你投效另一家公司的意愿非常高。你想你可能适合哪一个等级?」在这个范例中,有3个重要的准则必须谨记在心。第一,不要说「你可能『落』在哪一个等级?」因为「落」这个字眼具有下降与负面的涵义,他会使麦可的焦点集中在数字较小的等级上。「适合」则具有正面的意义,可以使麦可的思维指向这两个数字之间。第二,「可能」这个字眼,可以做为一个缓冲,让他不要太执着于某个答案。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在1到10的量尺上,不要说「『1』代表没有意愿」。你要提供「最轻松容易的选择」让他回答。事实上,如果他根本没有跳槽的意愿,他就不会管量尺不量尺的问题,而会毫不拘束地告诉你,他没有换东家的意愿。
如何让人们说真话?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