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来自于”


说说“来自于”
 
  最近流行“来自于”,这是90年代以前从未听过的奇怪说法。
  古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词素都是单音节。现代汉语则是双音节词占优势,如:“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可能的情况下,单音节词一般与单音节词搭配,双音节词一般与双音节词搭配,于是四字格成为人们喜欢的表达方式。如:“回答问题”极少说成“答问题”,“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实现理想”之类短语中的任何一个成分都没有可以替换的单音节语素,而缩略必然是变成两个单音节,如“达标”,不能说“达到标”或“达目标”。
  “来自”,“来”是动词,“自”是介词,后接地点、方位、原材料等,表示“从”,意思已经很充分了。近些年来不知被什么人画蛇添足加了一个“于”字?“于”是介词,放在“来”后面,自然也是“从”的意思。连起来替始作俑者翻一下吧:“从从……来”。世界上有这样讲话的吗?只有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才有!始作俑者可能一时糊涂,可能一时语塞,拽了个“于”充数,最可气的就是跟风者!你难道不觉得这样说话很别扭吗?你难道不知道这样讲话逻辑上根本讲不通吗?除了表示时间的短语前单用的“自从”以外,表示“从”的介词都不能连用,更不必说在动词后面了。
  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打开网络电台。各个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精明帅气的主持人都张口闭口“来自于”!娱乐节目纷纷仿效,或许会让九〇后觉得这个搭配是天经地义的了。
  在Google里搜索“来自于”的结果:

  “来自于”已经泛滥成灾了!
  我要问一问各位主持人,你们读小学时语文课上有这样的说法吗?你们的父母、祖父母辈平时有人这样讲吗?千不该万不该通过党和人民的喉舌以讹传讹,让腐蚀汉语汉字的风气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