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英"东西方三种文化的差异,看北大华"张维迎“、"邹恒甫”、“何志毅”事件


李朝曙

http://lizhaoshu.blog.sohu.com/

 

从北大“张邹何”事件,,看中美英三种文化交锋:

中国文化代表:何志毅 理由:何志毅一直在中国工作与读书;

文化特点:情理法。优点是注重感情、善于整合资源、团结群众,缺点是自强有余,防范不足;

行为特点:用关系与群众证明一切,用人民群众说话;

 

美国文化代表:邹恒甫 理由:多年一直在美国工作与读书;

文化特点:理法情。优点是能够坚持不懈、异军突起;缺点是单兵作战,正合有余,奇胜不足;

行为特点:用实力与影响力证明一切,用学术地位说话;

 

英国文化代表:张维迎 理由:张维迎曾在英国读书;

文化特点:法理情。优点是高高在上,以逸待劳;缺点是阴谋有余,阳谋不足,自以为是;

行为特点:用权力与制度证明一切,不到打官司不说话;

 

 

 

  

何志毅:北大没有张维迎行不行?

 

—— 从张维迎的权力运用方式,看中国高校权力结构的特点与弊端!

—— 用公司权力法则剖析北大的“邹恒甫”、“何志毅”、"张维迎"事件

—— 五十多位专家\教授\企业家谈权力运用的法则

 http://lizhaoshu.blog.sohu.com/71253635.html  

北大光华版的三十六计--北大光华"张维迎“、"邹恒甫”、“何志毅”事件分析
http://lizhaoshu.blog.sohu.com/71440490.html  

从中美英"东西方三种文化的差异看北大“张维迎"邹恒甫"何志毅”事件

http://lizhaoshu.blog.sohu.com/71440133.html  

北大“张邹何”事件未来五种走向:
http://lizhaoshu.blog.sohu.com/71439710.html   
 

邹恒甫事件往事回顾:

中国人只有一件事情想不通!从网友热评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何志毅\邹恒甫事件底层问题

http://lizhaoshu.blog.sohu.com/71340737.html  

 

    中央政府对穷人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最低生活补助和养老金等基本社会保障资助必须直接到人,与身份证号、社会福利账号等个人特征挂钩,可以随着人口流动而流动。


                  --邹恒甫

 很多中国人只有独占的欲望,常常用过于强烈的欲望,掩盖了人类善良与分享的本性。

                  --李朝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