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竞聘“处级”啥时全国推广?



  文/昆明张三

  不管怎么说,我都要为四川打破“官中选官”惯例让普通老百姓这些布衣们都有机会竞聘处级官员叫几声好。

  据《人民日报》23日报道:“‘没有干部身份,没有亲戚熟人,甚至不知道要报考的城市具体位置,却在这次四川面向全国统筹公选县处级干部考试中,被录取为自贡市卫生局副局长!我没有理由不相信,这是一次真正的阳光公选。’说这话的,是曾被其他省公选拒之门外的湖南长沙某民营高校员工陈张铭。四川省刚结束的全国统筹公选县处级干部,历时3个月,吸引了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的2300多名应考者,最终55人胜出。这2300多人,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阶层,既有官也有民,陈张铭就是其中没有公务员身份的布衣之一。”

  很显然,四川这次试点的全民竞聘处级官员不是像过去一些地方搞形式,而是真正把机会给了所有百姓,让那些在“朝里没人”却有德有能的人能够被选拔出来。“不管是官是民、不论省内省外、不限职衔高低,低门槛进、严标准选”,倘若我们要把这个方式戴个高帽子的话,毫无疑问可以称之为我党公平正义一惯主张的最为直接表现!

  虽然说如今好多地方都在搞公务员考试,可基本上都有学历门槛或工作年限等或这或那的限制。比如要考一个是处级的干部岗位,至少要求是党员。这对于那些非中共党员的有才之士来说,只能望“处”兴叹。

  四川这次能够破除这些条条框框,打破“官中选官”惯例,的确是真正领悟到了17大精神的真谛。十七大报告强调“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要求”。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呢?倘若在官员的选拔中依旧维持“官中选官”惯例的话,那么一些有才能之人是不一定能够获得机会去站上“处级”这个岗位的。打破这个惯例,靠自己本事,这就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扩大的一个典型案例。

  我们再来看看民意。四川省委把全省55个县处级领导干部职位拿出来,面向全国进行统筹公选,据说报名人数最多的职位,招考比例超过1∶200,不少职位比例超过1∶80。显然,民间对于这个方式极度赞成,这说明了百姓对于竞聘处级干部是抱着信任和支持的态度。

  虽然这次竞聘上任的官员现在还看不出未来到底能做出多大的政绩,但至少给了百姓公平正义的机会。而且,笔者想,这些好不容易竞聘上去的处级官员,一定会懂得珍惜机会。因为这比靠朝中有人爬上去的官要正当得多,既能挺起腰杆做人,又能以能力和品德服众,还担心有什么干不好的呢?

  基于这个原因,笔者很期待:布衣竞聘“处级”啥时能全国推广啊?让那些有才有德的平民布衣们都有一些公平的机会,这,也正是和谐社会的和谐之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