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一次无意间的偷听行为,使美国人摩根.弗里德曼突发奇想,建立了一个专门记录纽约市各色人等谈话瞬间的“偷听纽约”网站。如今,这个网站已是大有名气。
所谓“偷听”,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别人说的话无意间流入我们的耳朵里,我们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些生动的话语,有的惹人发笑、有的发人深省、有的回味无穷。
现在让我们听听售楼处里都有些什么声音。具体背景介绍和简单评语为我添加的。
“第一眼看中(的房子)便是命中注定,俗话说没有巧合只有缘分。”
——这位售楼小姐利用风水或命运机缘的手法进行销售。目前已是常见手段了。
“但眼下我必须回家做归纳性总结,包括最近看房的阶段性思考,我将采取积极的态度开展综合性展望。”
——至少对我来说,这位是唯一具备可称为“投资型客户”可能性的人。用词多专业呀!
“我还能用上个月的价格购买吗?”
——“傻气!”。业务员露出牙膏广告般的甜美笑容,却在心里说。
“先进的城市生活者是不会介意远处飞机的噪音的。”
——巧妙地夸奖了自己,又鞭策了客户,还展示了项目的风采。
“估计疲劳还是有的,但绝不会懈怠。哪怕再琐碎的事情,我也会努力干好。”
——都晚上9点多了,一位销售代表信誓旦旦地对主管说。
“您可以晚上到家后,吃饭、洗澡,我的意思是像样地洗澡,像样地刮胡子,像样地刷牙,这可是像样的洁具呀。”
——销售人员反复重复着“像样”两个字。应该就是这么培训的。
“你决策太慢了,先买的客户都赚了不少了。”
——客户心里腾起一种极其不快的感觉。
“努力当得到回报,诺言当得到兑现,美好的工作经历当得到记忆。”
——销售总监今天终于用新的词语来激励大家了。
“您的判断是自成一派的,和别人不同,所以只有您能买到这样的房子嘛。”
——非标准户型的销售办法。其实,对每位看这个房子的客户她都这么说。
“你们这个户型设计得并非任何人都看的上,或者说几乎任何人都看不上。”
——一位既想买又挑剔的客户,挖苦地说。此时,请销售人员注意他那双渴望得到点儿折扣的眼神。
“对于我们的房子,您怎么看?”
——客户在回答这个销售员提出的问题前,踌躇了一下,天哪!这简直跟面试无异,不得不让客户怀疑自己在哪儿。
“你在跟别人大吃大喝的时候,我可是在售楼处排队呦。”
——妻子的抱怨透露出一定能买到房的信心和以后居住时的喜悦。
“这里以前房子才4000多(元/平米),现在都10000多了,谁敢相信呀。”
——客户说着不敢相信,却道出一件世人无人不知其确切的事实,就像说撒哈拉沙漠很少下雨一样。
“我们公司特别注意回报客户。”
——拙劣的销售用语。业务员又把自己当成太阳了,以为在慷慨地把阳光洒向大地后,土地上的人们便会膜拜他。
“瞧你们公司憋出的这几个卖点,连我儿子都比你们强。”
——典型北京人的骂人方式。
“我要找你们领导,怎么把我定的房子卖给别人了,只在电视里见过这种事儿,却偏偏发生在我身上。”
——某位业务员以外的其他业务员心里高喊:跟我没关系。
“这个户型全卖完了。但您还是把电话告诉我吧!”
——明显带有暗示性的暗示。
“质量成这样我们也很吃惊,也很生气,不、不,我说错了,一来我没有生气的资格,二来生气也毫无用处。”
——业务员是质量是受益者,也是质量的牺牲品。
“买?这不是买,是投资,是您的资产重组。”
——一针见血!简直是楼神的语言,光芒四射!应该开一个记者招待会,庄严地对所有客户宣布。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嘛,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
——1、这是一句经典的销售用语。2、这位业务员的水平高。3、如果客户不懂英语,等于骂人。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