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深入到蒲城"110"干警们工作中。
4月30日晚上,我驱车行驶在蒲城县城延安路上,突然发现路边围了一大群人,发生了什么事?我挤了进去。只见一个年青女子拉着另外一个妇女的衣服喊道:"你不是说半个钟头回来,怎么现在还没有见人?"
"我也不知道他们跑到哪里去了。"那个妇女操着外地口音答道。
"怎么回事?"我问道。
女子旁边一个妇女答道:"我和女儿在夜市上刚要了碗饭,还没来得及吃,突然冲出来两个人,抢走了放在旁边的皮包,我们要追的时候,被三个人拦住了,其中一个就是她!"
"这些人本来就是一伙的,已经在这里转悠几天了。"夜市上一个摊主说。
"怎么不打‘110’?"我提醒说。
"这个女的说半个钟头后就把包还回来。"丢包的女子回答说。
"她的话你也信!"我不由得说道。
不知是我的话起了作用,还是等得实在不耐烦了,她们终于拨通了"110",我看了一下表,晚上21:05。3分钟后,"110"警车呼啸而来。问明了情况后,带走了双方当事人,我也驱车跟了上去。
到了蒲城县公安局向屈三科主任说明了来意:想现场采访"110"办案过程。他听了直摆手,说这是份内的事情,不用宣传。然而终究没有拗过我的请求,答应了。干警们在隔壁审问着犯罪嫌疑人,我抽空采访了受害人。得知年青女子在凯达商场做生意,中年妇女是她的母亲,这天收摊后两人想吃些东西,就来到了夜市上,于是就发生了皮包被抢事件。
"钱虽然不多,可晚上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时把人可吓坏了!"母亲说道。
"开始时没打‘110’,主要是听那个女的说马上把皮包送回来,所以等了很长时间,现在看,如果当时就打电话,肯定能当场抓住那伙人。"女儿在旁边后悔地补充道。
这时,隔壁的审问已经结束,陈晓峰队长过来说道,这帮人来自河南,两男三女,很有可能是一个流窜做案团伙,现在落角在县城一家小旅馆,我们得马上赶到那里。我看了一下表,21:30。
在犯罪嫌疑人的指引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地方,可没发现人。给旅馆老板交待后,就把车上的妇女送到了城关派出所。闲下来的时候,我们在值班室聊了起来。李小平因为和我有过一面之交,因而谈起话来很是投机,他说,当警察是我小时候的理想,干了这一行后才知道要吃很多苦,好在已经习惯了;现在每天晚上最想的人就是儿子。干警王军旗一边吃着方便面一边说道:"干我们这一行的,得胃病的特别多,主要是经常不能按点吃饭;有时候饭刚端上来,有了出警任务,只好扔下饭碗,这一回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赵波年龄最小,只有21岁。我们说话的时候,他一直盯着电视。我问他,你看什么呢?他头也没回,只是羡慕地说:"要是明天能到张家界旅游去,那有多好!"看着他们年青的面孔,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体验着他们艰苦的生活,我不禁为这些同龄人所感动。我想,蒲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亲可敬的人民卫士无私奉献吗?!
22:52,一阵铃声打断了我们的交流:旅馆老板打电话说出现了目标。
"稳住他们,我们马上赶到。"陈队长一跃而起,带着我们出发了。
23:20,干警们把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送进了派出所。
回局里的路上,车上又接到的报警:县城北关师部门口有人喝醉了酒打人。由于修路,我们的车子绕了一个大圈,耽搁了些时间。
赶到现场后,一位老汉说刚才有人喝完酒后在他的小摊上胡闹,还打了他两拳,当听到打"110"后吓跑了。我们仔细搜寻了现场,没有找到人,就对老人安慰一番,让他有情况后再打电话。
归来的路上,万籁俱寂。干警们头顶上的警徽在路灯的照射下闪耀着熠熠光芒,映出了一张张坚毅的面孔。透过车窗,我抬头望了一眼县城中心的大钟,已经是晚上12点钟了。
新的一天--五一劳动节到了。
后记:蒲城"110"以其反应迅速、机动灵活、服务热情而有口皆碑,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反映这些干警的文章。
今年"五一"放假7天,几乎所有的上班族都休息了:有的出门旅游,有的外出访友......总之,人们过得都很悠闲。
4月30日晚上,凑巧遇到了一起"抢包"案件,我忽然想到,此时"110"干警们在忙些什么呢?于是就一直跟踪采访起来。采访过程中,干警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很年青,大多都是20多岁,然而对于事业的执着精神让我感动不已。
陈晓峰队长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说起话来心直口快,然而办起案却一点也不含糊;屈三科主任说话有条有理,做事稳健,整个办案过程中两个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后来,我才得知那天晚上他们都放弃了休息,是加班工作的。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的时候,我体验到了干警们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了干警们的喜怒哀乐。他们虽然工作很辛劳,然而却总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们虽然只拿着一份微薄的工资,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对人民忠诚的火热之心。我为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凌晨,我往回走,整个城市还沉浸在梦乡中。我不知道人们是否清楚昨天晚上有这么一些人守护着他们?
让我们感谢这些默默无闻的"110"干警们。
(作于1999年5月16日)
4月30日晚上,我驱车行驶在蒲城县城延安路上,突然发现路边围了一大群人,发生了什么事?我挤了进去。只见一个年青女子拉着另外一个妇女的衣服喊道:"你不是说半个钟头回来,怎么现在还没有见人?"
"我也不知道他们跑到哪里去了。"那个妇女操着外地口音答道。
"怎么回事?"我问道。
女子旁边一个妇女答道:"我和女儿在夜市上刚要了碗饭,还没来得及吃,突然冲出来两个人,抢走了放在旁边的皮包,我们要追的时候,被三个人拦住了,其中一个就是她!"
"这些人本来就是一伙的,已经在这里转悠几天了。"夜市上一个摊主说。
"怎么不打‘110’?"我提醒说。
"这个女的说半个钟头后就把包还回来。"丢包的女子回答说。
"她的话你也信!"我不由得说道。
不知是我的话起了作用,还是等得实在不耐烦了,她们终于拨通了"110",我看了一下表,晚上21:05。3分钟后,"110"警车呼啸而来。问明了情况后,带走了双方当事人,我也驱车跟了上去。
到了蒲城县公安局向屈三科主任说明了来意:想现场采访"110"办案过程。他听了直摆手,说这是份内的事情,不用宣传。然而终究没有拗过我的请求,答应了。干警们在隔壁审问着犯罪嫌疑人,我抽空采访了受害人。得知年青女子在凯达商场做生意,中年妇女是她的母亲,这天收摊后两人想吃些东西,就来到了夜市上,于是就发生了皮包被抢事件。
"钱虽然不多,可晚上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时把人可吓坏了!"母亲说道。
"开始时没打‘110’,主要是听那个女的说马上把皮包送回来,所以等了很长时间,现在看,如果当时就打电话,肯定能当场抓住那伙人。"女儿在旁边后悔地补充道。
这时,隔壁的审问已经结束,陈晓峰队长过来说道,这帮人来自河南,两男三女,很有可能是一个流窜做案团伙,现在落角在县城一家小旅馆,我们得马上赶到那里。我看了一下表,21:30。
在犯罪嫌疑人的指引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地方,可没发现人。给旅馆老板交待后,就把车上的妇女送到了城关派出所。闲下来的时候,我们在值班室聊了起来。李小平因为和我有过一面之交,因而谈起话来很是投机,他说,当警察是我小时候的理想,干了这一行后才知道要吃很多苦,好在已经习惯了;现在每天晚上最想的人就是儿子。干警王军旗一边吃着方便面一边说道:"干我们这一行的,得胃病的特别多,主要是经常不能按点吃饭;有时候饭刚端上来,有了出警任务,只好扔下饭碗,这一回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赵波年龄最小,只有21岁。我们说话的时候,他一直盯着电视。我问他,你看什么呢?他头也没回,只是羡慕地说:"要是明天能到张家界旅游去,那有多好!"看着他们年青的面孔,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体验着他们艰苦的生活,我不禁为这些同龄人所感动。我想,蒲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亲可敬的人民卫士无私奉献吗?!
22:52,一阵铃声打断了我们的交流:旅馆老板打电话说出现了目标。
"稳住他们,我们马上赶到。"陈队长一跃而起,带着我们出发了。
23:20,干警们把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送进了派出所。
回局里的路上,车上又接到的报警:县城北关师部门口有人喝醉了酒打人。由于修路,我们的车子绕了一个大圈,耽搁了些时间。
赶到现场后,一位老汉说刚才有人喝完酒后在他的小摊上胡闹,还打了他两拳,当听到打"110"后吓跑了。我们仔细搜寻了现场,没有找到人,就对老人安慰一番,让他有情况后再打电话。
归来的路上,万籁俱寂。干警们头顶上的警徽在路灯的照射下闪耀着熠熠光芒,映出了一张张坚毅的面孔。透过车窗,我抬头望了一眼县城中心的大钟,已经是晚上12点钟了。
新的一天--五一劳动节到了。
后记:蒲城"110"以其反应迅速、机动灵活、服务热情而有口皆碑,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反映这些干警的文章。
今年"五一"放假7天,几乎所有的上班族都休息了:有的出门旅游,有的外出访友......总之,人们过得都很悠闲。
4月30日晚上,凑巧遇到了一起"抢包"案件,我忽然想到,此时"110"干警们在忙些什么呢?于是就一直跟踪采访起来。采访过程中,干警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很年青,大多都是20多岁,然而对于事业的执着精神让我感动不已。
陈晓峰队长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说起话来心直口快,然而办起案却一点也不含糊;屈三科主任说话有条有理,做事稳健,整个办案过程中两个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后来,我才得知那天晚上他们都放弃了休息,是加班工作的。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的时候,我体验到了干警们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了干警们的喜怒哀乐。他们虽然工作很辛劳,然而却总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们虽然只拿着一份微薄的工资,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对人民忠诚的火热之心。我为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凌晨,我往回走,整个城市还沉浸在梦乡中。我不知道人们是否清楚昨天晚上有这么一些人守护着他们?
让我们感谢这些默默无闻的"110"干警们。
(作于1999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