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培训学习体会(三)对美国资本市场的总体看法


  3.对美国资本市场的总体看法

(1)市场深,创新能力强,美国资本市场和美国金融服务业具有其他任何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

  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资本市场,这个市场几乎包括了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以及资产证券化市场。这些市场不仅产品齐全,而且创新能力极强。

  以资产证券化为例,在世界大多国家还在讨论是否要进行资产证券化和如何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时候,美国不仅将住房抵押贷款实现了证券化,而且按照“所有能够产生现金流的东西都可以证券化”的理念,利用现代金融工具,对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资产抵押贷款,商业票据,垃圾债券,甚至坏帐都进行了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不仅增强了金融机构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了风险,而且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创新,深化了资本市场。

  美国资本市场的深度不仅可以用各个市场的交易品种,交易量来度量,而且从参与者和其参与程度的角度来看,各个市场不仅容纳了国际上各种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使其具有毫无争议的国际性。而且仅就美国国内的投资者而言,其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大多数国家难以比拟的。

  以美国的退休基金为例, 2003年,美国退休基金的总额约为1.2万亿,分别持有了美国资本市场上21%发行在外的美国公司股票,10.3%的公司债券和外国在美发行的债券,14.9%的共同基金份额。如此一个庞然大物随着养老金体制的变化,被注入了新的能量,其投资偏好和创新冲动对美国资本市场创新和发展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2)法规-自律-监管之间良性互动,严密监管又不阻碍创新积极性,是美国资本市场具有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和活力的重要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

  美国的证券法规不仅十分严密,而且非常有效。它的作用不只是规范证券市场上的各种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为证券市场的参与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武器。美国证券法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法律诉讼的操作性非常强,这不仅仅由于美国采用的是案例法法律体系,使法规更直观,更容易解读。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证券法的很多内容是在法律诉讼的实践中逐步形成,逐步完善的。这就使得证券法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市场参与者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自我保护的武器,而不仅仅是监管者解释自身监管行为的工具。

  由于法规的有效性,以及市场参与者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的形成,美国证券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自律意识和自我防范风险的意识非常强。

  美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不仅组织严密,而且监管到位。日常监管主要是对金融机构的定期报表按照预先设计的模型和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后及时通知问题单位,限期予以纠正。对大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点监管。以美联储对花旗集团的监管为例,纽约联储常年派驻花旗集团的监察专员有7-8名,此外每年还有若干次专项检查,每次检查都要动用40-50名专业人员。但是,美联储的监管和检查只专注于集团的流动性风险和支付风险,以及反洗钱活动等少数几项内容,不干预集团的经营活动。

  崇尚尊重个人权利的社会文化和理念,强烈的自律意识,使美国的资本市场能够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也使得美国资本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社会及文化优势,有了这些优势,美国的金融服务业就像好莱坞统领电影产业一样统领着世界金融产业的新潮流。

  沃顿著名金融学教授佛兰克林.艾伦在谈到纽约交易所收购伦敦交易所时指出,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是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经济总量,二是要看它的成本与效率。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是美国的经济总量大,更重要的是在纽约资本市场上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筹集资金。而成本与效率又取决于市场建设的文化。美国资本市场建设依靠的是法律,是严刑峻法。英国资本市场建设依靠的是绅士(即行业自律)加英格兰银行的窗口指导。当问及中国的证券市场更像哪个国家时,艾伦教授说,中国看起来像美国,但实际可能更像英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