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豪赌会否葬送中国制造业?


   浮躁情绪之下的“产能过剩”,如今已经成为了包括手机、家电、PC等中国数码制造产业的一个关键词。

 在这个空调的旺季即将到来之际,空调产业却因产能豪赌进入了竞争的严冬:尽管中国整个市场总容量大约在5600万套左右,但美的、海尔、格力等一线空调品牌的产能扩张都到了1000万套以上。就是在这种背景下,TCL斥资2.6亿元建立的第二空调基地也在武汉东湖破土动工,其产能也因此将提高到500万套;奥克斯产能将达500万套;格兰仕也号称二期工程达到1500万套的规模;还有春兰、新科、三星、海信、志高等也在增兵布阵,这还没考虑到空调市场去年1000万套左右的流通库存。

 空调不是产能豪赌的唯一领域:国内冰箱行业现在年产能为2500万台,而市场容量仅1000万台。尽管目前手机制造业实际开工率仅能保持50%左右,5月底新核准了四张手机新牌照被核准后,国内手机产能超过5亿部。

 “产能豪赌应该叫停了,否则可能会葬送中国制造业,因为现在已经是一个剩余经济的时代,过剩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硬伤。投资者的种种莽撞行为其实已经在直接影响着包括家电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的健康生存”,著名品牌营销传播专家于清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担忧地表示,“在没有做强之前,规模制胜赢不了利润制胜,中国家电如果缺少竞合,一味地缠绕、挣扎在无谓的内部争斗,过分注重于把对手搞跨,不去关注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去赢得更多的顾客和利润,最终谁也不可能很好地活下去”。在采访中,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手机事业部总经理何士友,美的空调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王金亮,夏新电子新闻发言人王治全也都对过剩的产业产能表示了担忧。

 大产能小利润煎熬中国制造

 拥有不小的产能,却备受利润的煎熬,是目前我国家电业的真实状况。

 “从市场环境来看,2004年被称之为‘洗牌年’,而2005年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其中美的、格力、海尔等一线品牌05年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美的空调2005冷冻年度的市场目标是内外销1000万台,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已成定局。以销定产,所以美的三大基地总产能1100万台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美的空调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王金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当然,产能扩张并非适合所有企业,关键在于市场是否能够消化增加的产能。一线品牌中的美的、格力产能巨大,但销量也庞大,但目前一些中小品牌也在和一线品牌比拼产能,动辄宣布建设上千万的产能基地。根据最新的中华商务网公布的空调行业报告,05冷冻年度美的空调内外销量已经达到700万台,但除美的、格力、海尔、科龙之外,没有一家中小品牌超过200万台,多数在100万台左右,以这样的销售规模想要支撑1000万台的产能自然是难度很大”,王金亮说。

 夏新电子新闻发言人王治全也表示,对于企业运营来说,扩大产能、降低成本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相对而言,夏新会在提升产品品质、设计创新和差异化方面多做些工作,在技术研发方面多做些投入。王治全认为,单纯靠规模、成本和价格致胜的企业是不现实的,而应是品牌、技术、成本等多方面均衡发展。“品牌营销、技术研发和规模制造是夏新着力打造的三大核心竞争力。我认为,规模制胜现在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做强还是做规模,如今看来,中国家电们似乎更应该垂青于前者。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需要用三个指标全面的衡量:销量占有率、销售额占有率和利润占有率。而对于企业来说,最核心、最根本的目标是追求利润,销量和销售额都是获取利润的手段,而不是目标”王治全如此表示。

 “现金流、利润永远都是企业首先要进行关注的。在实战中需要扩大规模来有效提高物流效益和降低成本,这些是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形成的效益。但是做强和做规模是同时来的事情,不是谁先谁后的”,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手机事业部总经理何士友指出,对企业来讲肯定不是越大越好,像中兴通讯一直追求的是现金流第一、利润第二、规模第三这种稳健的做法。目前企业产能的规划主要应该是以销定产而不是以产定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规划生产。市场需求很小或者拿不到很多的市场份额,纯粹提高产能事实上是非常冒险的一种做法。产能提高的同时,如果生产出来没有办法在市场上消化,形成很大的库存将是非常危险的。“500强不是靠数字的拼凑或者几个企业拼起来达到的。规模是做强的结果,而不是为了500强而做规模。中兴手机追求的是内涵,或者说是内功,本身研发能力强了,产品的竞争能力强了,自然就会赢得市场的需求,增大规模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何士友说。

 关键是找好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的平衡点

 “美的认为,规模和利润永远是需要平衡的,在保证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前提下,美的在去年开始了全面扩能。美的认为,规模意味着话语权,只有达到行业领先的规模,才能保持总成本的领先,最终保证市场上占有价格优势,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销量,而销量的增长又反过来推动产能的进一步扩张。2005年以后的中国空调市场,只有年产能达到千万台以上,才能有资格成为市场的领导者”美的空调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王金亮可谓一语中的。在采访中品牌营销传播专家于清教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关键是企业要真正做到可持续性发展,要找到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利润的平衡点,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在如今行业利润十分微薄的时候,不能有太重的赌博心理,要对行业前景有一个客观、科学的分析。其实绝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扩大产能的需要,而是应很好地考虑把现在有的产能如何最大化地释放出来。”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手机事业部总经理何士友指出,在扩大规模方面,中兴手机始终都是采用内敛的发展方式,至少在目前阶段不会靠合并、收购等方式来扩大规模。 

 美的空调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王金亮进一步指出,在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两者之间,任何一个企业都力求获得一个平衡点。不同定位的企业会有不同的侧重,美的定位是全球制冷行业的领导者,当然就会更加倾向于市场份额,其产能规划不只照顾到国内市场,还要考虑海外市场的需求。在目前阶段,美的空调早就不存在生存的问题,主要目标就是快速发展,因此要先做大,再做强。但并非所有企业都有实力去冲击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对于中小企业,现实的做法其实是寻求规模和利润的平衡,甚至宁可牺牲一些规模,也要保证利润,因为对于中小企业,生存的压力更加严峻。

 针对企业健康成长的说法,夏新电子新闻发言人王治全表示,目前中国已经发展起来的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稳定增长,夏新也是一样。企业的发展犹如是马拉松赛跑,比拼的是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持续稳定发展能力,而不是在某一特定时段的冲刺能力。夏新希望能够稳步发展,按正规的、教科书式的打法去发展。

 规模化经营不是竞争唯一手段

 “美的认为,产能的确能带来话语权,但规模化经营不是竞争的唯一手段。如果产能大,但销量不大,最终将导致企业的崩盘,话语权更无从谈起。此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杂牌空调,低质、低效、低性价比、,而且在服务上没有保障,不仅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影响了中国空调行业的健康发展。杂牌空调的存在对消费者利益、市场发展百害而无一利。美的并不赞同所谓的‘把别人打倒了,江山就是我的了’的说法,但杂牌空调却是市场不容的”,美的空调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王金亮说。

 “有些企业认为,之所以不断地扩大产能,是因为可以通过增大定货量而向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要到更优惠的价格,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其实,规模化经营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术,只有与实现规模化销售结合才能真正降低成本。当企业看到了更好的市场机遇的时候可以考虑扩大产能,拥有好的产品的时候也可以考虑扩大产能。订货量增大的时候肯定能够拿到更好的价格,相应的出货的价格肯定相对较低,对下游经销商会有更加优惠的价格,这个是肯定的。但是销量不大的时候这种方式带来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库存,而库存是万恶之源。生产的东西只能放在库房里,这才是最大的风险”,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手机事业部总经理何士友说,“至于‘把别人打倒了,江山就是我的了,我再重整旗鼓,大干特干’,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现实的做法。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打败谁。竞争对手是不可能彻底打倒的,打倒了一个后面还会有很多冒出来,只要这个市场还有需求这个行业还有利润就肯定会有很多人加入进来,想要通过打倒别人来赢得市场是不明智的做法,甚至是天真的想法”。

  “实际上,产能扩大了,规模做大了,企业的赢利能力未必就想当然地随之水涨船高。但在这场血腥味更浓的争夺中,谁笑到最后才是关键的。当市场环境较好、利润较高时容易导致‘野心’失控,就容易在市场波动大、利润低时出现问题。一个值得吸取的经验是当你效益好别人要‘锦上添花’、让你快速铺大摊子时一定要小心。这就如同跳高,要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不能盲目求高。如果目标太不现实或者定得太高,跳不过去,还可能伤了身体,产能赌博就有这种风险”,品牌营销传播专家于清教说。

 技术制胜时代何时来临

 “这是一个技术制胜的时代,中国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力不在规模,而在专业,在核心技术,不能盲目做大。只有掌握了核心的技术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市场的需要,或者引导市场的需求,这个也是中兴手机始终坚持的根本。我们在研发上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每年的投入占中兴通讯收入的10%”,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手机事业部总经理何士友说,“对一个健康发展的手机企业来讲,产能的投资并不是很大的投资,真正投资巨大的是研发和物流。生产是供应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个链条上的任何一环有所偏重都会破坏整个体系的平衡。单纯的增加产能形成市场消化不良,非常有可能形成泡沫,对制造业来说库存是最大的危险。对企业来讲,活下去才能发展,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这跟中兴现金流第一、利润第二、规模第三的这种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美的空调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王金亮显然也非常同意“技术制胜”的说法。王金亮指出,中国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力不仅在规模,而在专业,在核心技术,不能盲目做大。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真正成为世界一流,核心技术的突破是中国制造业赶超所必须经过的攻坚战,而绝非简单的产能复制。由于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大趋势,决定了美的空调等中国企业有机会进军国际市场。在解决了产能规模这个进军国际市场的前提之后,技术就成为了决定美的空调能否在全球市场居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正因如此,20046月,美的和全球制冷领先企业东芝开利株式会社展开全面的合资合作。

 夏新电子新闻发言人王治全也表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具备这一领域内的核心技术,而是单纯地具备生产规模,必然受制于“人”,无法打持久战,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门槛。从夏新做手机的角度来看,夏新在发展手机的技术研发方面坚持了一条步步逼近、稳健务实的技术发展路线,那就是在目前国内手机厂商不具备芯片设计、技术标准这些核心技术的前提下,首先重点发展手机产品的次核心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对核心技术的运用能力。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制造企业目前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因为全球低价格的生产要素环境随时都有新的角色产生。中国企业只有从完全的对低价格生产要素的依赖过渡到靠创新创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这种竞争优势扩展到全球市场。

   

        该文原发于2006年5月8日北京青年报,文中涉及到有关品牌的人事变动和相关数字以最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