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写的支持朱孔源的文章


注:由于感觉到朱孔源博士在批评新POLO“偷工减料”时似乎举证不严谨而有误导之嫌,所以写了《且说朱博士对新POLO的误会》。这里上传一篇在4月份写的支持朱博士的文章,以说明我对素不相识的朱博士并无任何成见。阿东一贯坚持理性评车,面对车市和各种车闻车评,认真思考认真写作,职业道德使然。

好专栏,好文章

作者:钟东(2006411日)

浓缩信息:《中国汽车报》2006410日头版新开了一个专栏,叫做“专业评车”。该报写了一段“开栏的话”,其中特别提到:“在轿车越来越多地走近中国消费者的时候,消费者得到的关于轿车的客观、真实信息却并不多。”该专栏首次发表的文章是朱孔源博士写的,题为《也谈君越的“突破”》

信息来源:如上所述。

这年头谈轿车的文章非常多。

昨天拿到《中国汽车报》,一眼就发现这个“专业评车”专栏。读了“开栏的话”,再仔细读了《也谈君越的“突破”》,觉得非常好。

首先,这个专栏开得好。很多人在买车,也有很多人在卖车。应该说,买车的消费者大多不是汽车专家,他们对于想买的车是好是坏,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总是搞不太明白。不管怎么说,目前提供商品的一方掌握着较大的话语权,而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接受信息处于被动地位。另外,消费者往往不如汽车生产商和销售商懂汽车,如果后者居心不良,有意无意地做些不实宣传,这就会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在这个背景下,开这样的来自第三方的专业评车专栏,传递较为客观的信息,实在是有必要。

其次,这篇文章写得好。我是学汽车设计的,在《也谈君越的“突破”》一文中,读到了深入浅出的、久违的汽车技术描述。例如该文第三自然段起首一句:“从君威2.5L到君越2.4L,仅这个排量数字的变化就足以传达这样的信息:君越用的是完全不同于君威的新发动机。”常言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一看到这句话,就知道作者是专门搞汽车的。说起来,我经常看汽车文章,但也经常愤愤地感到,很多文章似乎是写汽车,但明显能看出作者并不知道什么是汽车。一个倒车雷达,就是“新世纪的高科技”?一个对外国模具做了点微不足道的改进的车身冲压件,就成为“引领世界汽车时尚潮流”?很多记者只晓得抄厂家的宣传样本,算什么本事?

以上说了两个好——报社开专栏开得好,作者写文章写得好。但我想,这两者之好,合起来应该是我们的媒体要做的一个好:我们需要好的风气!本文说的是《中国汽车报》的一个具体事例,但我以为还应该专门说一下新浪汽车频道。由于同新浪有常年的供稿关系,所以我同新浪汽车频道的编辑有很多机会交流和沟通。我经常接收到新浪编辑发送给我的写稿要求,讨论话题提示。例如今年216号,编辑先生给我的电子邮件中列了个写作提纲,其中一条是:“今年车市的降价概况和因此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 比较一致的预测是今年车价会比较平稳。但是会有一些以‘赚取眼球’为目的假降价,同时出现整车拆里卖零部件更赚钱、厂家普遍降价降配置等等不和谐的因素。或者可以有些内容深挖。”由此我能感到新浪汽车在努力做事,认真做事。这难道不也是媒体力求认真做事、请作者也要认真做事,让消费者得到客观信息的典型吗?

当今社会浮燥多,寂寞少;物欲多,品格少。对于一个需要和谐发展的国家,一个需要持续进步的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个都少不得。在汽车这一块,我们的汽车媒体,当然需要很多的好专栏,好作者,好风气。

 

注:最近朱博士写的新POLO“偷工减料”,确实举证有误,所以我写了《且说朱博士对新POLO的误会》。现在将这篇早些时候写的支持朱博士好文章的评论放在这里,为的是说明本人对朱博士没有任何成见。阿东一贯坚持理性评车,请业界及位网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