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的营销世界更需要的是狼心


《新营销》的主编段传敏先生,在本杂志的今年第5期里,写了一篇《无常的世界需要良心》的文章,开篇从发生的世事入手,联想到如今的营销世界;最后又从营销世界的无常,推演出世界的无常,因而发出了需要良心的呼吁。

  在笔者看来,段主编这篇文章里的一些言辞还是比较犀利的,比如,在谈到欧典地板今年3.15被央视曝光后,对一些“御用”之人还为欧典的质量叫好的病态表现的冷嘲;对“在一些人的手中,营销似乎成为一个巨大的骗局,而更多的人,更多的媒体,还有相关政府部门却选择了沉默……”的时弊针砭。但从文章的标题及其内容来看,却显得温和。在这无常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奢望无常之人、无常之企业的良心发现,我们更应该主动地调整我们的心态,对这些无常之辈施之以狼心,让其付出惨重的代价!

七匹狼的服饰代言人李连杰在广告中说:“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那么,对于这些无良的人和无良的企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就应该对其狠一点。

在欧典事件后,笔者也曾写了一篇《欧典:从宠物狗到落水狗到流浪狗》的文章,投给了一个因文而识的某媒体编辑,该文章最终没有被刊用,他给我回信是这样的:“文章似有落井下石之感…..”,我是这样给他回复的:“你的感觉是对的,我就是要痛打落水狗。我曾是一名军人,可能长期养成的性格使然:对欺诈行为,深恶痛绝!”

在《欧典:从宠物狗到落水狗到流浪狗》中,我谈到,可能会有医师,或出于好心或为钱财,对因受伤而化脓发臭的流浪狗进行救治,当然,后来也出现了一些名师,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为欧典指点江山,欲使其起死回生。这些做法,都不是笔者所赞赏的,只是让我更多想起了农夫与蛇的故事,想起了那个可怜的农夫……

 

对于无常的企业,为什么需要狼心?

笔者认为,我们对一些问题是可以宽容的:比如说,我们的国产产品,有的质量确实与世界级的品牌还有些差别,我们可以容忍因技术的原因而造成的瑕疵;我们也可以容忍你的产品卖高价,比如,你可以卖一平方米2800元的天价木地板,甚至你也可以卖到3388。但是,我们不能容忍是你挂羊头卖狗肉的欺诈。这是诚信问题,这是商业道德的底线,也是消费者的红线,而这一红线是不能越雷池一步的。这样蓄谋已久的欺诈,无异于杀人越货。杀人者,引起极大的民愤而被判处死刑,就应拍手称快。它的死,也可以给社会起到更强烈的警示作用。同样,这类的企业,也应该让其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让它们的死为其它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无常的策划人,也要施以狼心

如果说,对无常的企业需要以狼心对之,那么对于企业的无常起了推波助澜作用的无常营销人,同样,我们不能漠然置之。

我们相信,在欧典的背后,应有策划高人的身影。遗憾的是至今这一高人还没有显山露水,浮出水面。我们也不知道,欧典如今对这一高人态度的爱恨情仇。但欧典的坍塌,却使企业欲哭无泪!

策划人的无常,不仅表现在为人策划的一面;他们在为自己策划时,同样也表现得极为无常。

在同期的《新营销》杂志上,我们看到记者对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区高级顾问孙路泓的采访。文中提到了国内的“营销大师”动辄创建XX学派、建立XX理论,显现了中国营销界的浮躁(其实,他们所谓的“学派”、“理论”甚至“XX营销”,都是取自西方世界,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营销专家沈坤先生,曾在网上发表了一篇《中国营销批判》的文章,用其“狼心”, 无情地剥下了一些大师的嘴脸。一些大师或为包装自己以名符“大师”的称号,或为拉业务订单,而东拼西凑胡编滥造些所谓的理论;有的便疯狂出书,甚至出假书伪书。比如,有了《定位》的畅销,便有了号称将定位颠覆的《插位》面世;有了《水平营销》的流行,便有了《横向营销》文章的出现;有了《22条商规》,说“违背这些法则你将自冒风险”,便有了“21条战略法则”,其广告语也惊人的相似:“违背这些法则企业必将自取灭亡”。其实,后者的内容,与前者大同小异,甚至原搬照抄。这些已成名成家的营销大师、广告大师究竟怎么了,何以置自己的英名于不顾,出现了如此的无常?请看一看一位我素昧平生的读者,在看了我的批判文章之后给我发来的短信(至今还保存在手机中):“刚拜读完精彩评论,一个字:爽!中国市场就被此等老油条们用偷梁换柱之劣计假造概念、乱造概念搞得乌烟瘴气,而其则在烟雾隐罩下骗取所欲,伪专家!真土匪!”

是有了无常的企业,才有了无常的营销人?还是有了无常的营销人,才有了无常的企业?总之,现在的中国营销界,就是这样被这些无常的企业和无常的策划人,翻搅得云山雾罩混沌无常。

 

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无常的策划人?

笔者认为,这些无常的策划人,都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样的策划人或者是装神弄鬼扮成大仙,或者是为企业出谋划策坑害消费者,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从企业的口袋里骗取策划费。这样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馊主意、歪策划行为,只能蒙蔽众人于一时,但最终会有真相大白于天下的一天。到时候,损失更大的可能是企业,策划人可能早就捂着自己的口袋逃之夭夭了。所以,企业一旦发现策划人祭出这样的无常之举,不要心存侥幸和幻想,立即将其扫地出门方为上策。他能与你狼狈为奸合谋算计于你的客户――消费者,须知,你也是他的客户,难道他就不会对你实施阴谋诡计?不要企业给卖了,你还在帮他数钱呢!

 

我们的策划人,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无常的企业?

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企业,聪明的策划人,同样应该退避三舍。因为,纸最终是包不住火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能让其引火烧身,危及自己的性命,影响了自己走人间正道。安达信就是前车之鉴。它曾经是美国顶尖的会计事务所,从事审计业务已达89年之久审计上市公司客户曾达1200家之多,公司员工总数高达2.8万之众。但就因为在幕后与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沆瀣一气,出具虚假账目,结果在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的同时,安达信也被顺势一起带倒了。

当然,如果策划人能够使企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就功德无量了。

 

我们对无常的企业要施以狼心,进行痛打落水狗;对无常的营销人也要施以狼心,进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企业与策划人,如果相互之间发现了对方的无常,为长久计,同样,也要对其施以狼心:一方面,策划人不与无常的企业同流合污,免得助纣为虐、祸及自身;另一方面,企业使无常策划人失去生存的土壤,让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此,我们的营销世界方能渐渐有常起来,渐渐有序起来。

 

我们的世界,不仅需要良心,有时候更需要的是狼心!

 

                                                      20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