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冲击波) 先有“窝”后有“家”


先有“窝”后有“家” 2005-12-19 常有人问我,什么时候买房子合适?作为一个跟房地产企业打交道的记者,我的答案是,在目前济南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买房自住,早买早合适,可以先有“窝”后有“家”,要等房价下降再购买,风险太大。 很多人认为,济南的房价偏高,可以等一等,等房价降低了再买房,笔者也承认济南的房价偏高,但一个相当大的悖论却是,近几年济南房产市场持续“供需两旺”。有人为此做了解释:住房体制改革后,购买商品房渐成主流,过去积累下的消费需求开始释放;抵押贷款增强了人们的购买力;人多地少,又加上各大城市都热衷于“经营土地”,地价涨,房价也低不了…… 因此,是真实需求引发了购房热。然而,这些解释仍然掩盖不了一个相当无奈的事实:住房市场需求大于供给,而普通市民收入水平的确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房价。在我国几个重要城市里,约有七成的商品房是由30%的最高收入人群购买的。也就是说,目前济南的新房,中低收入阶层买不起,但高收入阶层却在争着买。 何以如此?国内一知名房产大腕说得好:“商品房就是卖给高收入阶层的,低收入阶层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如果说住房分配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高收入阶层率先进入商品化的住宅市场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到什么时候,中低收入阶层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普遍考虑范围”?是等着目前数量有限的“经济适用房”有朝一日遍地开花?还是等着房地产公司有朝一日大发慈悲,无视高档商品房的高利润,把产品定位于“贫下中农”? 一位业内人士曾告诉笔者:“目前我国房产地市场才刚刚是花期,等到它成熟以后,产品才能形成层次,房价才能调整到合理水平。” 等房地产市场成熟,猴年马月?因此笔者建议,不要等,建议市民们要牢牢树立房产“梯级消费”观点,通俗点说,就是买不起大房子就买小房子,买不起新房子就买二手房,买不起二手房就先租房住……不逞能,不打肿脸装胖子,量力而行,先有个“窝”,然后再向往更温暖、更美好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