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关键点杂谈


  ——价值中国网访农业经济师魏平均

[内容摘要]  在县城区及周边繁华地段,一部分农地被政府或企业统购后,转为商业用地,主要被房地产开发后外销,从中赚取巨额资金,而原耕种土地的农民所得回报甚少;另一种情况是,农地在征用过程中以入股形式参与投资开发,农户每年从中收取土地入股派发的红利,股利较为丰厚,优于前者;另有部分重镇要段,特别是国道沿途的黄金地段农用地被开发为商业用地,耕种者仅得较少回报。

  价值中国网:据你所了解,你所在地区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状况如何?并谈谈在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在你的一篇文章中,你提到“以土地换社保”概念,可行性多高?

  魏平均:大荔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目前土地使用权市场不容乐观。

  在县城区及周边繁华地段,一部分农地被政府或企业统购后,转为商业用地,主要被房地产开发后外销,从中赚取巨额资金,而原耕种土地的农民所得回报甚少;另一种情况是,农地在征用过程中以入股形式参与投资开发,农户每年从中收取土地入股派发的红利,股利较为丰厚,优于前者;另有部分重镇要段,特别是国道沿途的黄金地段农用地被开发为商业用地,耕种者仅得较少回报。

  现行的土地承包权流转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转包、出租、代耕、转让、互换、入股等6种形式。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种种因素制约。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以转包为主,形式单一,流转存在于邻里和亲戚之间,流转内容简单,难以通过有效的流转实现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操作程序不规范。土地流转多为自发形式,流转双方往往贪图方便而不遵循一定程序或履行必要手续,也没通过流转合同来规范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通常以“口头协议”方式进行私下流转,造成土地承包关系混乱。三部分农用地被转为非农用地或建设用地,改变了耕地的用途

  “以土地换社保”,主要是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施行。

  价值中国网:就你对农村乡镇企业的调研看,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高否?

  魏平均:从大荔县乃至渭南的农村乡镇企业看,当前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确实较低。主要缘于农民经营农业的理念滞后,市场意识不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机制不活,农户与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联结松散,相当一部分为“游兵散勇”,没有规模,小打小闹。

  建议及对策:一是以工业理念经营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在区域布局上,向规模经营、集中种植、全县覆盖转变;品种布局上,向新品种、多品种、无公害品种转变;生产季节上,向四季常年性生产转变;生产技术上,向高新技术、现代农业技术转变;产品上,向精深加工、高档产品转变;产品销售上,向网上交易、入大中超市、外贸出口转变。二是科技创新,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大力推广新品种、大棚设施栽培、生物有机肥等新技术。三是市场化运作,调活产业机制。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土地流转机制、利益联结机制、政策导向机制等,实行市场化运作,使农业产业化链条紧密相连,激活产业化发展的活力。

  价值中国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哪些?并请举例谈谈

  魏平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组织松散。我县部分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萌芽状态,《章程》不健全,组织不规范,会员文化水平较低,致使组织纪律不稳定。二是规模小,发展带动能力不强。我县共有农业人口68万,会员8千余人,仅占全县农业人口的0.11%,有的会员甚至不足10人。全县51个合作经济组织中,部分还处于成员间的技术互助和信息互通水平,产品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加工增值的能力还很薄弱,同时资金较为短缺。三是政府支持不力。主要表现为实践工作中存在政府对合作经济组织指导不及时、支持力度小、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其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如电力、土地等问题等政府给予的帮助少。四是经验少,自我发展和自我服务能力差。作为会员的农民,他们不注重对市场的调查,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使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受到局限。

  价值中国网:有一句口号是“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你怎么理解农民的主体性,他们在扮演主体性角色中有些什么不足,如何改善这种不足?

  魏平均:新农村建设,既靠政府投入,又需放活市场,更要依靠农民自主建设。其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是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其首创精神,广泛听取其意见和建议;二是改变国家支持方式,如通过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形式,形成在国家投入带动下,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机制。

  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扮演角色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作为主体的农民在建设中有一定局限性,农民不可能全部包揽包办。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认真区分,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市场力量来办,哪些事情需要政府支持、协调解决,哪些事情由农民自己来办。同时还要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和农民自愿投劳出资改善自己生产生活的政策界限。

  价值中国网:现在有人提倡“新型农民”概念,在你看来,这个“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魏平均:新时期农民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指通过义务教育、专业培训等途径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活跃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措施;同时要加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政策法规、劳动技能和转岗就业的培训力度,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规、讲文明、敢创新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