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到底想赌什么?
——评张五常的《打开秦始皇陵能挣多少钱?》
文/黎东文
张五常大师的的经济学论调引起很多争议。其实很大程度上笔者认可张教授关于产权理论、经济自由思想的论述,但今天,张教授的《打开秦始皇陵能挣多少钱?》笔者不敢苟同。其原因是张教授谈的经济学违背了基本的历史、哲学观,这本身不仅是经济学问题,更是历史学、哲学问题。我们不能用狭义的、短视的经济学观点看待历史、哲学问题。
“……
从国家整体看,打开始皇陵墓的最大利益,可不是上述的加加减减,而是在相对的形势上,打开陵墓,有不少机会让西安回复到杨贵妃时代的繁华。唐玄宗地下有知,怎样想无从猜测,但北京要开发西部,要把西部的经济搞起来,打开始皇之墓有助,对西部的发展有贡献。
秦始皇当年做梦也不可能想到——我们今天只略加一点想象力就可以想到的——打开他的陵墓,搞起西安,使之成为一个经济重镇,间接地促长了洛阳、郑州、开封等的活力,因而协助了中国西部的发展。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要达到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我们的想象力可能有点夸张。”
假如用经济学分析秦始皇陵,这并非什么新的经济学问题,不过是一个旅游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罢了。
秦始皇陵的经济学价值从何来?当然秦始皇当年没有想到。秦始皇兴动民工修建皇陵也只不过是为自己(当权者)罢了,当时的老百姓一定很痛苦。所以拿秦始皇陵今天的经济效益来歌颂恐怕不对。这似乎像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奸污中国女人,今天慰安妇通过法律诉求日本后得到一笔大额赔偿,让人羡慕。这笔钱满足了慰安妇的物质生活,也许今天她很乐意(很多妓女不也是这样),但是以历史眼光分析,当时她肯定痛苦,肯定不愿意,因为她们并不知道今天得到这笔赔偿费。
上述思想在经济学方面非常流行。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目前固定资产投资、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公共工程建筑是必要的,为以后发展打好基础,花费大量财富兴建公共设施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有必要警惕的是,过度的兴建除了资本流失(权力交易资本流失)外还增加老百姓痛苦(压榨劳工)。大肆兴建华丽的基础设施,掠夺老百姓的劳动力资本,这本身是典型的节欲论观点。也就是说,政府或资本家权力不断压榨劳工,压低劳动力资本,劳动人民也只好节欲忍受以至兴建公共设施。表面上经济繁荣,城市高楼大厦、城市基础设施华丽浪费,但繁荣、华丽的背后却是劳工收入低、生活水平低。
不知道
用哲学与历史的眼光分析,今天大部分人搞异性恋并不代表1000年后的人都搞异性恋,我们也不可否认大部分人搞同性恋的可能,主要还是看当时人们的主观认识,我们不能以静态观点看待历史。所以拿兵马俑的经济收益来赞扬秦始皇本身是荒谬的,犯了低级的哲学、历史学常识。
不要犯了常识错误,以为积累资本必须压榨老百姓,让老百姓节欲。耶鲁大学
以史为鉴,压榨劳动力,大肆剥削工人以至资本积累并非发展的必要途径,这种发展的方式是痛苦的,会引起社会矛盾、引发动乱。
中国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有很多社会、制度、历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