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解玺璋哥哥的《流浪是男人的宿命》,我瞎说两句自己的看法。既然博客是解放百家的思想孤岛,打开百万张嘴,我也就来一凑热闹。
文中提的话剧我没看。解哥哥说看话剧我心里酸酸的,话剧对于我们这些生活上流浪着心里也流浪着的人来说就是喜剧,不管它是悲剧、正剧都是喜剧,它抚慰了我们心头那时那刻的孤寂。对有的流浪者来说,因为流浪他渴望安定。而骨子里却明明白白淌着流浪的血,即使短暂安定了,他也注定要离开。我是女人,我知道这种血液也流于女人身上,它不是男人的代号。但凡追求着精神美却总落后它一步,抱不到他要的美而怀抱空虚的人,他就是流浪着的。他的生活安定了、情感安定了,他也是流浪着的。
话剧中那个叫祁士高的男人,在两个女人之间游移,在两个家之间游移,很苦恼,最后忽然投入前妻的怀抱。解哥哥没有说他心里的那个结局,或许解哥哥觉得结尾祁士高应该同时离开两个女人,那样他将获得心灵的解脱,这便应了流浪的本性。解哥哥在后一段讨论的:在一个家庭中男人的流浪性情与女人占有性情的矛盾,使我想到了另外一个话题:感情上的徘徊不定和流浪的关系。
在生活中人们容易把像祁士高那样的风流生活归于流浪的心性。其实大多数祁士高们过着的是凡夫俗子的饮食生活。在两个女人间难以选择,也许是还与太多利益纠葛不清。而流浪是是精神血管里的东西,从状态慢慢变成本性,或是在长久冬眠般的生活中刹那间醒悟的——那一刻,我们遇到了孤独。
流浪和徘徊不定的感情态度是分开的。精神和感情完全分割也好,感情算作精神的一部分也好,两者的方向和喜好、性质都要分开来说,依个体而呈现不同面貌。流浪还是安定的界定不在性别而在个体。有的人多年不吃精神干粮,习惯于沉闷的日常生活,感情上照样不安定,东摸摸西尝尝。他是安定的,因为心是死的或是完全实用主义的,而他的感情却是没有定性,世俗的(指感情上是世俗心)是一只偷腥的猫,艺术的(指感情上有艺术心)是那些翩翩流连在花丛中的蝴蝶。有些人思想开放、前卫、追求多变、做了别人不敢想的反社会常态的行为,有些人有流浪的习惯、需要、喜好,停下来就会死去,但一遇到感情,却专注得甚至严谨(体会一下学术心的感觉...)。在一个个体内,个性模式和感情模式本来就不是一致的。
一个人初陷入一段感情,他将成为不是他这个人的人;随着感情走向稳定,他的行为模式于不知不觉中渐渐恢复到他的本来性格,他发现了除爱以外他本身的一种需要(这种发现过程女人经历得多些,男人很多是从一开始就同时感到了爱情需要与本我需要是不同的);当这份感情走入老年状态,个体感情进入休眠,大多数人的心将渴望被新的感觉唤醒,就像含着新的呼吸般蠢蠢欲动——这个是自然的心理状态,与他感情模式、态度是不同的。不能算在感情模式内。
有的人的流浪是一条无可奈何之路,为了心中的理想、心中的美,他会走着这条不归路。如果流浪是注定,不论他们离得多远,总有一天他会看见,他会拥抱着他的流浪,流浪是他的亲人,是一生里流动着的黑色的血。
文中提的话剧我没看。解哥哥说看话剧我心里酸酸的,话剧对于我们这些生活上流浪着心里也流浪着的人来说就是喜剧,不管它是悲剧、正剧都是喜剧,它抚慰了我们心头那时那刻的孤寂。对有的流浪者来说,因为流浪他渴望安定。而骨子里却明明白白淌着流浪的血,即使短暂安定了,他也注定要离开。我是女人,我知道这种血液也流于女人身上,它不是男人的代号。但凡追求着精神美却总落后它一步,抱不到他要的美而怀抱空虚的人,他就是流浪着的。他的生活安定了、情感安定了,他也是流浪着的。
话剧中那个叫祁士高的男人,在两个女人之间游移,在两个家之间游移,很苦恼,最后忽然投入前妻的怀抱。解哥哥没有说他心里的那个结局,或许解哥哥觉得结尾祁士高应该同时离开两个女人,那样他将获得心灵的解脱,这便应了流浪的本性。解哥哥在后一段讨论的:在一个家庭中男人的流浪性情与女人占有性情的矛盾,使我想到了另外一个话题:感情上的徘徊不定和流浪的关系。
在生活中人们容易把像祁士高那样的风流生活归于流浪的心性。其实大多数祁士高们过着的是凡夫俗子的饮食生活。在两个女人间难以选择,也许是还与太多利益纠葛不清。而流浪是是精神血管里的东西,从状态慢慢变成本性,或是在长久冬眠般的生活中刹那间醒悟的——那一刻,我们遇到了孤独。
流浪和徘徊不定的感情态度是分开的。精神和感情完全分割也好,感情算作精神的一部分也好,两者的方向和喜好、性质都要分开来说,依个体而呈现不同面貌。流浪还是安定的界定不在性别而在个体。有的人多年不吃精神干粮,习惯于沉闷的日常生活,感情上照样不安定,东摸摸西尝尝。他是安定的,因为心是死的或是完全实用主义的,而他的感情却是没有定性,世俗的(指感情上是世俗心)是一只偷腥的猫,艺术的(指感情上有艺术心)是那些翩翩流连在花丛中的蝴蝶。有些人思想开放、前卫、追求多变、做了别人不敢想的反社会常态的行为,有些人有流浪的习惯、需要、喜好,停下来就会死去,但一遇到感情,却专注得甚至严谨(体会一下学术心的感觉...)。在一个个体内,个性模式和感情模式本来就不是一致的。
一个人初陷入一段感情,他将成为不是他这个人的人;随着感情走向稳定,他的行为模式于不知不觉中渐渐恢复到他的本来性格,他发现了除爱以外他本身的一种需要(这种发现过程女人经历得多些,男人很多是从一开始就同时感到了爱情需要与本我需要是不同的);当这份感情走入老年状态,个体感情进入休眠,大多数人的心将渴望被新的感觉唤醒,就像含着新的呼吸般蠢蠢欲动——这个是自然的心理状态,与他感情模式、态度是不同的。不能算在感情模式内。
有的人的流浪是一条无可奈何之路,为了心中的理想、心中的美,他会走着这条不归路。如果流浪是注定,不论他们离得多远,总有一天他会看见,他会拥抱着他的流浪,流浪是他的亲人,是一生里流动着的黑色的血。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