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为何一支独秀?
周三深沪股指维持反复振荡整理尾市小幅反弹的走势,成交量继续维持低迷状态,上证指数全天波动范围都局限在10个点范围之内,市场仍处于弱平衡状态。
随着G成霖G黔源两只G股复牌,中小板股改已经全面完成,使股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为中小板块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中小板独立指数将于周四(12月1日)发布无疑成了激活中小板块走势再度升温的助燃剂,周二盘中中小板块就开始出现活跃的迹象,周三中小板块在市场高度关注下展开整体放量上扬,出现全线飘红,如G三友G华帝G琼花等14只个股涨幅达5%以上,其中G三友出现涨停,G成霖G黔源分别只跌18.13%和16.33%,摆脱了之前G股复牌后大幅贴权的尴尬。
在大盘走势波澜不惊的氛围下,中小板块全线走强一支独秀成为盘中最大的亮点,打破了近期市场无热点的沉闷局面,也让市场对中小板块重新走强从而带动股指走出当前的低迷走势寄予了较大希望。
特别是本轮行情以来,中小板块的整体市场表现明显优于沪深两市的市场表现,如G航天、G科华、G华翔等分别创出新高,新和成阶段涨幅达102%,平均涨幅超越两市35%以上,市场换手率也明显比沪深两市活跃,中小板正成为沪深市场弱势格局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如何看待中小板块在大盘低迷不振的市道下一支独秀呢?
首先,中小企业板指数对中小板市场发展积极意义重大。中小板独立指数的推出让中小板成为真正上的四个“独立”,率先成为一个全流通市场环境下的独立板块,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小板块的价格波动和总体走势,让中小板块有了自己的市场风向标,为投资者提供了分析中小板块走势的市场化分析工具,有利于促进中小板块的活跃,对中小板的健康稳定发展及创业板的开设意义重大,中小板打破市场的沉闷局面整体活跃明显是受到消息面的刺激。
其次,良好的成长性增加了中小板的市场吸引力。据统计,2005年前三季度,中小板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收益为0.31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8.11%,远远高于沪深股市1380家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收益为0.20元和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7.27%的水平,显示了中小板较沪深股市有较好的成长性。在宏观调控背景下,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行业龙头垄断利润都将出现较大下降,相反中小板上市企业集中分布在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电子电器、化工和设备制造等五个行业中,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小,加上大多数中小板上市属于民营机制,在细分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行业比较优势突出。良好的成长性增加了中小板的市场吸引力。
再次,创新为中小板带来活力。创新是中小板健康发展和保持活力的一大特色,承担着为创业板摸索市场经验创造开设条件的角色,深交所积极加大中小板的创新建设,推动中小板发展的系列制度将不断出台,如发行条件、上市标准以及市场普遍预期的“T+0”交易制度等都将摆在深交所的议事日程上。
尽管目前中小板目前的估值水平较沪深市场的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高估,但考虑到中小板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较强的创新能力、良好的成长性,中小板未来仍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其中小而美的公司增值潜力不可低估,承载着投资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