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族新贵的迷茫之旅


G”族新贵陷入迷茫

 

 

近日,全面股改后新一批“G”股新贵开始纷纷上路,与第一批G股登台时的市场的灼灼期望和稳定的市场表现不同,从G金陵复牌当日跌幅31.59%到今日G上汽等6家上市公司复牌首日平均32.58%的跌幅,不佳的市场表现使得投资者大跌眼睛,与这批全面股改公司3.08这一平均对价水平相比,目前投资者事实上已经丧失了股改所带来的全部收益。为何两批G族股票市场表现如此迥异?

一、时易势移。虽然全面股改后的G股,基本上沿袭了试点阶段时G股所采取的对价方案----送股为主,然而与试点阶段G股所面临的市场整体反弹环境不同,目前沪指已经下跌近百点,且主流资金----基金已出现明显的退却意图,熊市思维重新抬头。对G股抛售套现,用以保留股改收益,将是投资者最为现实的需要,送股为主的对价方式也使得“自然除权”现象更容易发生。

二、对价收益预期降低。步入全面股改后,市场平均对价水平已由试点阶段46家上市公司的3.45下滑到全面股改第六批公司的2.78,虽说目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与流通股东沟通后有大幅提高对价的现象,但平均对价水平逐步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极大的偏离了投资者对于全面股改后的市场整体预期,预期的偏离导致了投资者对于市场趋势的判断产生了变化,沽空G股也就情有可原了。

三、“流氓交易”大行其道。全面股改后,试点公司多采取预先公布较低水平的对价方案,然后经过与流通股东协调沟通,随后再大幅提高对价这一方式来博得投资者好感,用以换取股改方案的顺利通过,而不是说努力提高对流通股东对价水平或者付诸真心的承诺来推动股改进行,可以说上市公司大股东是通过牺牲诚信和提高名义对价方案来换取股改的顺利实施的,而投资者在获得对价提高的同时却对大股东股改的动机信产生信任危机,大股东与中小流通股东这一复杂的心理博弈也动摇了这批G族新贵的市场取向,可以说G族新贵正面临着一条迷茫之旅。

更为重要的是,新一批“G”族股票的表现,预示着股权分置改革还有许多环节需要加以完善的地方,而只有上市公司大股东与管理层一起真正提高股改对价水平,改善投资者股改补偿的心理预期,努力把股改承诺落实到实处,才是真正扭转当前“G”族乃至市场走势迷茫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