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上九天揽月(神舟五号发射的纪念文)


2003-10-15 22:25:50
   
  九天揽月有华夏,神舟天河渡牛郎,历史永远记住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中国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的自强和自尊,载着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智慧,载着人类征服太空的毅力与勇气,顺利进入太空!中国人正在征服太空的征程上,伴随着昂扬的鼓点,一步一步坚实地迈进,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几千年“飞天”的梦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渴望了解宇宙的民族,无论是敦煌壁画中美丽的飞天形象,还是妇孺皆知的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都反映了古人对于探索“九天”之外那神秘莫测的世界的强烈欲望,并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早进行飞天实践的伟大民族。从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他们力所能及的尝试和原始但无畏的探索。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据战国时期的《墨子.鲁问》篇记载,“公输般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又说“公输般作木鸢,以窥宋城”;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距离测量而用于军事;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竟然安然无恙;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成功地利用风筝传信求得救兵。“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明朝画家徐渭笔下的风筝,寄托了中华民族渴望探索太空的梦想。

  中华民族又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箭、最早使用火箭进行载人升空飞行试验的民族。在14世纪末,中国明代就有一位名叫万户的人,他让别人把自己捆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风筝,在椅背上绑了当时最大的47支火箭,然后叫人将47支火箭一齐点燃,试图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上天飞行。万户的试验失败了,但他却成了人类为探索太空飞行而勇于献身的第一人!据说1996年秋,国际宇航联合会年会在北京召开,到会的两名俄罗斯宇航员和三名美国宇航员,曾特地到中国科技馆内的万户雕像前照了一张合影,共同缅怀这位最早为人类航天梦想献身的先躯。

  对于那神秘的美丽的未知宇宙,人类在探索的漫长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探索者也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61年3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前20天,被选定为苏联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邦达连科,在地面训练飞船舱内起火被烧死起;1986年1月28日震惊世界的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后爆炸;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等等,因为探索太空,到目前为止遇难的宇航员已多达二十余人,但是人类从来没有被任何挫折所吓倒。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上,2003年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今年不但是人类实现飞天梦想100周年,也是中国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80周年。人类的竟然在这百年短短的瞬间里,一步步地迈出了地球,走向了浩瀚的太空。

  探索太空是全人类的伟大事业,“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日月永流转,往事越千年,华夏儿女的飞天梦想终于得到了实现。

  在神州五号发射之际,按奈不住激动之情,聊作此文,以纪念这段即将成为历史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