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金巍

文化经济与产业金融学者,兼任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全国文化智库联盟常务理事,广州市文化产业智库专家等。
2016年主持创立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并担任秘书长,2017年起担任社科文献出版社“文化金融蓝皮书”主编,2017-2021年连续五年主编文化金融蓝皮书——《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编著出版文化经济及文化金融相关著作多部,主要包括:《创新的力量:美丽中国建设路径探析》(2014);《中国文化金融合作与创新》(2015);《梅花与牡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战略》(2016);《文化金融:通往文化世界的资本力量》(2021):《文化金融学》(2021)等。

以金融创新助力文化强国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对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作出谋划和部署。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有什么新的成就,金融机构在支持文化产业中有哪些经验做法,未来文化产业如何与金融机构合作解决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带着这些问题,《金融博览》记者采访了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


《金融博览》:金院长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您如何看待发展文化产业...

Read more

以数据资产为中心的文化金融服务


 

  1.  

  2. 01 文化数据资产对资产结构的重构

  3. 文化资产是能够进行价值计量的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源及价值体系的核心,也是文化金融服务关注的核心,因为在文化经济活动中涉及的资产类型中,文化资产是核心资产。在传统的文化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或文化行业文化资产的形态主要包括三种:

  4. 一是以版权(著作权)为主的无形资产。在影视、传媒、演艺、游戏等内容型的企业中,其核心资产就是版权资产。

  5. ...

Read more

金融创新:“加持”文化产业


本文首发《金融博览》。作者金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




金融创新:“加持”文化产业

金巍

提要:

 

  • 文化金融创新,是一种体系化的创新,覆盖产品、机构、市场、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机制等众多领域。目前,我国文化金融发展已进入全链条、持续性的创新阶段。

  • 近十几年来,银行系统在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有的设立文化金融事业部,有的设立文化产业专营支行和特色支行。

  • ...

Read more

“入世”20年,回看文化金融如何发展|《金融时报》专访


 

  本文源于金融时报2021年12月10日09版,原标题为《发展高质量文化金融——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

  本报见习记者 李丹琳|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在这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的20年中,各行各业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的文化金融经历了跨越式发展。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金巍,从亲历者、研究者视角回顾中国文化金融变迁,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金融时报》记者:20年前,您在做什么?得知中国“入世...

Read more

数字文化经济浪潮已经到来


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本文认为,数字文化经济是数字经济与文化经济的融汇,作为数字经济的一部分,数字文化经济浪潮已经到来。在这个浪潮中,我们需要积极拥抱数字技术,推动文化经济发展,同时还要致力于数字文化治理,让数字技术带来真正美好的生活。本文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在10月15日举办的“2021数字文创产业发展论坛”上的演讲记录及演讲PPT整理...

Read more

关于文化金融的只言片语


 01

文化金融是关于文化产业的金融问题,而不是关于金融的文化问题。
 
02
文化金融是基于文化的特性而形成的金融形态,作为文化金融的“文化”,是指以内容生产为主的文化产业。
 
03
 从各类与文化金融相关的政策文件和产融互动的演变看,我国文化金融基本上是沿着从“支持”到“合作”的路径推进的,文化产业和金融的互动呈现层层递进的关系。
 
04
发展文化金融的根本意义是促进文化产业创新,文化金融通过资本利用方式的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创新。
&nbs...

Read more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金融的基础、特质与突破点


  我国的文化金融发展正在成长期,从各方面看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两年有较大的结构性波动。政策环境有些变化,规范性要求多了,市场创新会受到一定的抑制。我们对这两年文化金融发展的基本态势还是那个判断:规范与创新的平衡期,谁能做好这个平衡,谁就能异军突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被纳入国家级规划的背景,我们看看,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金融发展有哪些良好的基础,有哪些特质和基因,能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

  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是文化金融中心集聚区

  我们选择文化金融中心这个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金融发展的基础。文化金融中心城市问题不算是个新命题,今年我们在《中国文化金融蓝皮...

Read more

2018年文化金融开启生态演化模式


 

  从化+金融到文化金融,我们一直期待文化金融发展在产业经济和产业金融的基本逻辑上形成一种生态系统。文化金融和文化产业资本市场是逐年升温的,形势看起来也还不错。但是,传统金融服务的简单溢出,文化金融创新的实体偏离,文化资本市场的虚拟泡沫,文化产业精神的相对缺失等,一直是影响者文化金融生态的形成。甚至可以说,文化金融虽热,但我们即便是不良的文化金融生态系统都似乎未曾拥有过,文化金融基本上是以其他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缘化存在而存在。

  2017年的各种情势显示,这个局面将有所改变。文化金融生态形成基于一些特征,包括独特的制度设计、资本主体、市场结构、职业者、文化等,其形成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