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秦春华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全球化时代的本土教育责任


从根本上说,教育一定是本土化的。实际上,要给效仿行为寻找理由总是比较容易,真正困难的是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如何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而这些独特性恰恰是中国教育的竞争力和魅力所在。

把孩子送到美国和英国,就能够得到理想中的“好的教育”吗

和朋友一家人聚会。闲谈中,朋友的妻子说,她现在特别困惑:周围的人几乎都把孩子送出国了,还总在问她什么时候也把孩子送出去。无论从情感还是理智上说,她都不愿意这么做。但是如果不把孩子送出去,就只能让他们在国内读书,她也不愿意这么做。她问:“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想把孩子送出去...

Read more

被脸谱化的中西教育


 

  中西教育差异的比较,一方面丰富了我们对于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但另一方面,模式化、概念化和抽象化的二元对立也损害了我们对于教育的正确认知和理解□解决当代中国的教育问题,不仅需要眼睛向外,学习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更需要的是眼睛向内,从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西方教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从“他者”的角度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问题,但教育的“真经”其实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前不久,中西文化的使者——105岁的杨绛先生驾鹤西去,和家人在天堂团聚了。人们在缅怀先生的同时,也重温...

Read more

大学招生,行政和学术谁说了算?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是大学治理模式中的核心问题,也是一系列矛盾关系的根源。从理论上说,作为研究高深学问之地,大学的学术权力至高无上。当包括行政权力在内的其他权力与学术权力发生冲突时,毋庸置疑要以学术权力为尊。但在中国大学的现实中,二者之间的界限往往模糊不清,特别是行政权力总是具有强烈的冲动要入侵学术权力的领地。面对行政权力的强势地位,学术权力很难拥有足够力量和通过有效途径与之抗衡。因此,大学治理模式的核心,应当是如何厘清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边界,通过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遏制行政权力的扩张冲动,从而在大学里建立起一个类似于“小政府,大市场”的治理结构。尽...

Read more

中国私立教育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成了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

实际上,自从去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之后,这个问题在教育界一直热度不减。

我们特地邀请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请他深入分析中国私立教育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希望对未来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相结合具有启发意义。

□真正的教育机构必须是一个非营利机构。其使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而不是为了从家长的口袋里拿钱

□强迫所有人都接受同样质量的教育,既实现不了,也会降低整体教育质量。政府不可能满足所有人...

Read more

何谓好大学


  

     在芝加哥大学的时候,我见到了一位去年刚刚入学的小朋友迈克。我问他为什么要选择芝加哥大学,因为他也同时拿到了哈佛等其他顶尖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他看了我一眼,似乎觉得我这个问题提得很奇怪。想了想之后说,因为芝大是好学校啊!这个答案显然不能令我满意——好学校多了去了,哈佛、斯坦福不也都是好学校吗?于是我接着追问:你说芝大好在哪里?迈克说,这里的人都很有趣。不像有些学校的学生,看上去就像家具——表面上挺好看,但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他有一位去了斯坦福大学的同学,就是这样很无趣的&ldqu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