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真正的异端是什么,我只找得到一个标准,便是:在与我们观点不同的人眼里,我们大家全是异端。……绝不应强使别人接受某一种信念。信念是自由的。
&...
作者文章归档:邬春立
许纪霖在《智者的尊严》中写到,中国传统儒生在短短的一生所做无它:代圣人立言而已,死抱三经六义而已,尊仰三王之世而已。又说,中国的作为学统的“道”与作为政统的“势”从来都不是相对立的,虽然孔子说:“从道不从君”。但说归说,做却是另外一回事。孔子穿行于各国君主之间,即为一例;孟子则更甚,宣称“五百年必有圣人出”,“舍我其谁”。由此可见,在现实的社会中,“道”常常屈从于“势”。
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作为体现...
时下的学者总是喜欢把鲁迅与胡适对立起来,以为不以此则不能体现出两人在中国现代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等问题的重大意义。我是不太赞同“胡适还是鲁迅”这种二元思维式的提法的。此种“非爱即恨、非友即敌、非红即黑、非左即右”的化繁为简的做法让中国的历史成了一部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的血泪史,现在依然未能从学人的心头抹影。虽然胡适与鲁迅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两种不同道路的选择,可是他们在本质却还是有许多共同点的。那么胡适与鲁迅两者之间到底相距多远呢?
在50年代的大陆的任何文化媒体与新闻媒体里,胡适一直被说成是资本主义的毒草,一种罪恶的思想体系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