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企业更应关注“人和”,成熟型企业更应关注“事和”。创业型企业处于无组织的状态,管理相对粗放,真正力量源自人心的团结而非专业的整合,这种团结并不是靠制度维系,而是靠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和共同追求。所以,创业型企业更需要志同道合之辈,同甘共苦之人。换句话,也就是更关注“人和”,关注组织成员与组织价值观的和谐。而成熟型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管理机制,更多地靠制度维系,在价值观方面具备更大的包容度,更关注任职者是否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对“事和”的关注程度相对较高。
岗位级别越高...
作者文章归档:裴小康
招聘之思考与直觉:两者缺一不可
对于应聘者,我们一方面希望看到他们的思考,深思熟虑的回答;另一方面又希望看到他们的感受,不假思索的反应。思维与直觉,两者缺一不可;只考察其中之一,判断就可能出现偏颇。但要想真的看清楚其中之一,必须排除另一个因素的干扰。
对于前者,我们要尽可能少受知识因素的影响。观点和结论的完美程度,是思考和知识双重作用的结果。能不能撇开知识来考察思维?难在知识和思考不是完全独立的,更多的知识往往会刺激更多的思维方式。比如,人民币加息之后中国经济走势如何?熟悉金融知识的人肯定会比其他人有更高的思考起点和更多的思考路径。因此,可以比较的是一种思考的基础能力。
对于后者,我们要力争...
招聘潜质判断:专注于对象本身
招人难,难在能否真正识别出候选人内在的特质,并准确判断其内在特质是否与岗位要求相一致。在实践中,逐渐有些感悟。 潜质判断:专注于对象本身
既然是潜质,必然不会显露于一个人的“外表”,那么又如何透过外表看“潜质”?这似乎是个矛盾。如果行为表现是水上的浮萍,那么潜质就是水下的根,根和浮萍又是如何连为一体?行为和潜质其实并不是割裂的。
判断人的潜质十分困难,很多因素扑面而来,常常迷人耳目。举个例子,如何判断毕业生是否具有领导潜力?性格的活跃性、思考的深刻性,甚至以往生活和学习的背景等,都会影响我们的评估和判断。在这方面...
招聘人之情景模拟:有景还得有情
在情景模拟中,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应聘者所应聘岗位的工作场景搬过来,测试其行为,以预测其日后的工作表现。有一点可能被忽视了,那就是应聘者的心理感受。同样的场景,应聘者将之视为“测试”,还是日常“工作”,其反应绝然不同。比如测试营业员对待顾客的耐心,测试时自然是人人笑脸相迎,真的工作起来未必是这么回事。
要使测试结果更为有效,就要求识人的人,模拟出来的不应该仅仅是“景”,而且还得有“情”。态度决定行为,面对外在压力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应聘者日后的工作绩效。如何把这种外在的压力...
换一种思维
换一种说法,换一种思维,有时可能会成为必须。这样的事例,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生活里,都不胜枚举。这一个“换”字,正遵循和适应了世界是变化的这一规律,变得灵活起来,就可能洞开了另一番天地,打开了另一条路径,品到了另一种滋味,赏到了另一种美丽。可谓一声“换”,豁然开朗,柳暗花明,能收到神奇或意想不到的效果。
换一种说法,自然离不开语言的变换。语言这东西,实在太过神奇,尤其我们的汉语言,它有着太过丰富的语汇、语意和语气,让同样一种意思,有了艺术表达的空间和余地,也有了诸多的表达技巧和选择。艺术的表达或许较为曲折,而曲折也的确能让表达...
中国社交网络
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互联网用户——5.13亿人,是美国的两倍多,而且还是全世界最活跃的社交网络。从博客、社交网站,到微博和其他网络群组2 ,超过3亿中国人使用社交媒体,大约相当于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的人口总和。此外,中国网民40%的上网时间花在了社交媒体上,这一比例还在快速增长中。
中国网民对社交媒体的热衷催生出一批批互联网公司,例如在美国Twitter用户可以把多媒体内容嵌入社交媒体的18个月前,中国网民就可以这么做了。中国的社交媒体1994年始于在线论坛和群组,1999年逐渐转向实时通讯。2003年大众点评网等使用者评论网站红极一...
发达国家要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正呈现出良性循环的趋势,这得益于其数量更多、更为年轻的劳动人口。与此相反,在发达国家,低出生率和劳动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较为普遍,这将使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的“财富的自然增长”越发难以维系。
对这些国家来说,要想维持财富创造的引擎的全力运转,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率,用更少的人力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在整个经济体内很好地提高生产率也是拉动就业率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例如,就美国的历史情况来看,靠生产率提高来拉动的每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会创造出750,000个新增的就业机会。
从政治层面而言,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中国云谷
位于哈尔滨市南工业新城的哈尔滨国际数据城被称为“中国云谷”,这里是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一面高高飘扬的大旗。从
各大企业青睐‘云谷’,这与哈尔滨市冬季漫长而寒冷的气候条件有着极大的关系,哈尔滨...
小微企业——输血不如造血
缓解小微企业困境是保障经济后劲与活力的重要任务。缓解小微企业生存困境,不仅在于通过财税、金融政策为其“输血”,化解“燃眉之急”,更重要是要加快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全面提升小微企业的“造血”功能。
因此,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提升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要将扶持“三农”的某些政策“移植”到小微企业,通过“减税、减费”等方式切实为企业减负,对其“少取多予”,帮助其...
从文明到野蛮
在19世纪,英国有个小说家写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说一群大约在6-8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坐一艘船出海旅游,半路上船突然翻了,船上人全部落水,幸运的是这群孩子大部分扶着一跟木头飘游到一孤岛上,他们到了岛后才发现,这是一座荒岛,岛上全无人烟,只有野兽和树木丛!这群平时在爸爸妈妈面前娇生惯养的现代文明的优生儿们,刚到岛上时,非常的恐惧,因为他们几乎不懂的如何照顾自己,但环顾岛上,没有一个大人来照顾他们,如果他们不动,他们面临的就是死亡。为了生存,他们开始自己动手动脑,开始的几天他们是多么渴望有过往的船只来救他们啊,3天后,在他们饥寒交迫之际,他们看到在海上有一船只,于是...